报价在销售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一、报价单也可以作为销售订单
双方在交易过程中达成合作后楼宇自控报价单,报价可以直接转换为销售订单。 “一单两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销售订单的准确性。 前提是这个报价必须足够专业,必须注明产品详情、总计、总计。
现在有一种专门的报价工具叫云报价软件,属于适用于全行业的自动报价生成器,提供多种标准化报价模板。 销售人员可以直接使用标准化模板进行报价。 是通过点选产品——自动信息录入表格——自动计算价格进行自动报价。 简单的方法和智能的体验深受小微企业的欢迎。
二、报价可以直接反映历史价格
产品的单价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同一产品的价格经常发生变化。 作为销售人员,要及时掌握这种情况,在与客户报价、降价的过程中,公司的利润才不会受到影响。
例如:本季度我给客户A做了5次报价,如果没有之前报价的存档,我就无法查看历史数据和利润,在谈判过程中我可能会处于不利的境地。 不要低估历史语录后来的作用。 它可以直接反映各个项目的情况和利润,为销售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依据和审查。
针对这个问题,云报价软件也可以解决。 可以标准化存储每一份报价单和项目数据,并根据项目进度进行分类存储。 如果您需要查看历史行情,可以通过时间、关键词、进度等多个条件进行筛选。 快速查找并查看指定项目。 相当于拥有一个私有的项目库,避免了数据满天飞的情况。
三、报价可以更严格地控制价格
对于企业来说,销售价格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数据,直接关系到订单的利润以及赚多赚少的问题。 报价单可以最大程度保证项目报价的准确性,留下文字依据,避免销售人员乱报价的情况。 如果在做报价的过程中能把项目的利润和利率一起看的话会更直观,但很多销售并没有做这样的表格。
类似的报价问题也可以通过云报价软件来解决。 您可以轻松创建包含成本的报价。 总销售价、总成本价、毛利润、毛利率一键计算。 计算公式,不用担心计算错误。 员工填写的报价单可以直接提交给上级审批,更适合团队的使用需求。
这是报价的关键,既能保证项目合作的顺利进行,又能保证后期的审核和数据统计。 当然,选择一款好用的报价工具也非常重要。 云报价软件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一系列报价问题,提供了从生产到发货、管理的简单易用的解决方案。
A标准重点关注限制控制区域的ACE,重点关注局部区域; CPS标准采用概率指标,注重ACE与频差之间的相关性,注重运行安全、质量、经济三方面之间的协调,因此更有利于整体运行质量的提高系统的。
实现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是电网管控的三大重要目标。 事实上,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稳定性直接相关,有功功率平衡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的安全水平,因此系统的频率质量关系到系统运行的安全。
频率作为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与系统运行质量密切相关。 但不顾成本一味追求频率维持额定值,会大大增加运行成本,不仅不可行,而且没有必要。 由于系统安全有一定的余量,频率只需保持在额定值附近的小范围内即可。
因此,一个合适的互联电网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应该能够指导系统的运行,寻求安全、质量和经济之间的平衡。 也就是说,在允许区域的控制行为满足一定的系统频率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节省调控成本。 或因超调、反调现象而造成动作延迟。
3)控制区域间调频职责的合理分配
现代电网已发展成为由联络线连接的多个控制区域组成的互联电力系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由于区域联网后各控制区同步运行,电网运行频率的质量成为公共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自上而下、整体协调的原则,各控制区在分享电网互联效益的同时,还负责控制所辖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以更好地跟踪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 负载变化时保持系统工作频率的稳定。
电网各区域日负荷曲线的形状或负荷扰动分量的构成可能不同。 为了实现各区域调频责任的公平合理分配,可以考虑根据各区域负荷扰动长期统计特征量的比例来分配调频责任。 只有在此基础上对区域进行评估和限制,才能更加合理和有效。
2 制定适合我国电网实际运行的评价标准需研究的问题
2.1 明确采用控制绩效评价标准的目的
如果要在北美CPS标准的基础上设计相关标准,首先应该根据我国国情明确采用该标准的目的。 如果主要考虑经济性,对于标准中的频率控制目标值ε1和ε10,最好根据1分钟和10分钟平均值取频率偏差的均方根值。并与上年持平,保持与上年持平。 出色的频率质量,同时节省大量控制成本。 如果主要注重安全与质量的平衡,那么要么降低频率合格目标值ε1和ε10,提高频率质量的要求; 或者增大CPS1合格值(如:150%),并动态修正CPS2合格值,以改善频率质量,将联络线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2 频率调节职责分配
在调频模式方面,与北美互联电网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不同,中国电网实行国家、地区、省级三级调度管理体制,各级设有调度通信中心,实现自己的调度功能。
简介:电力系统之间的互联不仅可以提高安全运行水平,还可以协调不同子系统(控制区域)之间能源结构的不平衡。 在运行控制中,由于调节能力不足或存在投机行为,某些控制区域的控制行为可能达不到调节要求,从而影响系统整体运行质量。 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区域控制的控制性能,从而规范各控制区域的行为,使其既能满足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又能分享所带来的效益。大约通过电网公平互连。 益处。
早期的互联电网运行控制性能评估标准(简称评估标准)是北美电网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A1和A2标准(简称A标准)。 1990年,北美电力可靠性委员会(North,简称NERC)成立了专门工作组。 经过7年的研究,1996年推出了CPS1和CPS2标准(简称CPS标准)。1998年,CPS标准取代了北美互联电网的A标准。 2005年,NERC修订了各项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其中CPS标准并入BAL-001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网采用了以北美A标准为基础的修改标准。 随着电网运行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先进的评价标准。 近年来,华东、华中、东北和南方电网等区域电网参照北美CPS评估标准,设计并实施了相应的评估标准。 目前,CPS评价标准已成为主流。
我国电网实施的CPS标准是针对频率安全而设计的,将北美CPS1标准指标年中滚动平均值的设计方法修改为10或15分钟周期平均值。 实践证明,这一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文献分析表明,这种修改可能会导致运行过程中AGC的过度调节,这是无用的,AGC过度控制由于没有固定的控制目标,跟踪频繁变化的频率差会导致调度员压力过大等。 这说明,由于其实施后果不利于节能减排,我国现行CPS标准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因此,有必要在基础理论层面开展研究,分析和厘清我国现行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实际运行的新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实施目的和设计方法。电网,以便制定更加完善的新评价标准。 提供标准供参考。
标准制定原则
1)“自上而下”的系统运行控制理念
电网互联的目的是协调区域间能源和调节资源的不平衡,有利于区域间负荷波动的互补和平滑,减少调节量,从而降低调节成本。 由此看来,过于严格控制控制区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限制联络线功率波动来实现)显然不利于上述目标的全面实现,也不利于节能减排。
由于电网运行的特殊性,互联电网整体的运行状况关系到各控制区域的利益,各控制区域的控制行为直接关系到整体运行的安全稳定。 考虑到公平性原则,基于“上(系统频率质量)下(各控制区域的控制行为)”原则设计的评价标准不能只考虑整体而放弃部分,更不能只关注部分而忽视整体(A标准就是这样)。 从宏观上看,只要控制区域的行为有利于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应该好好评价。 也就是说,良好的区域标准指标必然对应良好的系统运行状态。
2)安全、质量、经济相互协调
调频责任的划分可以通过频率偏差系数B的分配来实现。具体方法是,首先由上级电网(如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确定其总体调频责任,即即确定基站,然后本级调度部门将基站分配给其管辖的各个控制区(如:区域电网调度中心),即确定各个控制区的Bi,从而实现各控制区(省网)二次调频责任分配。
在调度层面,电网运行频率调节手段包括频率一次调节和二次调节(AGC)。 其中,初级调整速度快,是分散控制,但却是有差别调整; 二次调节速度比较慢,而且是集中控制,但可以实现无差调节。 对于增加控制区域的调频责任,对于初级调节,可以要求有关单位按照强制措施安装或改造调速系统; 对于二次调节,可以通过增加B系数的数量来获得(假设系统具有相应容量且性能优良的AGC单元)。
由于确定B系数的依据是系统的初次调节能力,即β系数的值,而与B系数相关的物理量ACE是二次调节的依据; 另外,某个控制区域承担的调频责任不仅与该区域的B相关性有关,还与β相关,因此B系数的确定和分配较为复杂。
2.3 控制区域一次、二次调频控制性能的独立评价
在频率调节中,一次调节的成本高于二次调节的成本。 如果对主次调频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可能会出现控制博弈行为。 成本(购买控制区域的一次调节能力和二次调节能力)将导致整个系统的一次调节能力下降,导致工作频率质量下降楼宇自控系统需不需要电源,甚至危及频率安全。
因此,有必要寻找能够分别准确评价控制区域一次、二次调频能力的标准,实现一次、二次调频能力的单独评价。 论文[10]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研究思路。
2.4 发电机组一次、二次调频控制性能评价
互联电网上级调度机构借助控制绩效评价标准和相应的考核方法,在所辖控制区域内奖优罚劣,从而约束各控制区域、各控制区域的调控行为。控制区域可以控制其管辖范围内的发电机组的控制行为,以满足上级部门执行的标准和考核的要求。
由于机组之间物理特性差异较大,且各电厂运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所有机组投入运行后都能保持优良的变频调速性能。 因此,各地区需要对所辖发电机组一次、二次调频的控制性能进行评估,并以此作为考核依据,确保所辖发电机组的性能达到规定的控制性能。
标准需要引导和约束各个控制区域重视一级调节的表现,而电厂则因自身利益而不愿参与一级调节,而数字化电液调节系统的广泛使用也让其无法参与一级调节。随时阻止其主调频功能。 因此,制定有效的发电机组一次调节性能评价方法是保证控制区优良一次调节性能的关键。
首要调整是分散控制,其调整依据是电网运行的频差。 因此,可以将发电机组的初次调节功率与频率偏差进行比较,并由发电机组的类型、容量等因素组成评价指标,从而实现发电机组的初次调节性能。 单独评价。
与一次调节不同,机组频率的二次调节属于集中控制方式,其调节基于控制中心的AGC控制命令。 这意味着船员只需准确执行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无需关注此次调整是否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为指导所辖AGC机组可靠、有效运行,控制区必须采取措施跟踪判断所辖各AGC机组的调节绩效,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评价AGC机组是否落实AGC指令。 并进行奖励和惩罚,以奖好罚坏,从而达到更好的区域AGC控制性能。
2.5 指标权重研究
指标设计的长期累积法是指评价周期各时期CPS1指标值相同。 但在负荷波动过程中,不同时期AGC的调整成本是不同的。 如果控制区调节能力充足或行为规范,在负荷稳定波动和异常波动期间都会进行充分的调节,系统频率质量良好,CPS1各时段瞬时指标良好,整体统计值自然满足要求; 但如果控制区调节能力不足或有意进行投机性调节,则会利用上述等值CPS1指标与不等AGC费用之间的矛盾,在稳定负荷期间实现较高的瞬时CPS1指标波动。 但在负荷异常波动期间,调整量不足,瞬时指标较差,但节省了AGC调整的成本,从整个评估周期来看,CPS1指标仍然合格。
后一种调整策略可以节省相关控制区域的AGC成本,提高个体利益; 但其控制行为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频率质量下降,损害整体利益。 然而,CPS标准不能对此进行限制。
解决此类问题可以考虑采用时间间隔的指标赋权法,可以降低负荷平稳时段的指标权重,或者增加负荷剧烈波动时段的指标权重,从而有效防止上述不利于系统整体利益的调整行为。
2.6 调频目标频段设置
将频差定义为实际频率与规划频率的差值,并根据该定义设计评价标准,将规划频率附近的调整值与其他频率工作点等同(实际上规划频率附近没有调整值)计划频率),这可能会导致控制区域过分追求将系统的运行频率调整到计划值,会造成不必要的调整,不利于节能减排。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修改评价标准中频差的定义,将固定的规划频率(可以视为调整目标)从一条直线扩大为一条根据运行状态而变化的线。频率-时间坐标空间中的系统。 目标频带的宽度相当于频率的调节死区,使标准引导的控制行为更接近电网的实际运行要求。
上述方法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机组不必要的调整,减少机组的磨损,而且还便于运行管理机构根据系统运行状况调整控制目标要求,指导机组运行。机组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自适应控制。 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节能减排。
当然,控制区根据工况制定自适应调节策略,例如改变频率来调节死区等,也可以解决前述问题。 但与之相比,目标频段的设定方式更加科学、严谨。 (刘饶、巴宇、常野、李卫东、单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