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朱依依
穿上防护服,灌满消毒液,背上30多斤重的消毒喷雾器,口罩被细雨淋湿,下午的工作开始了。
5月12日下午1点,一支打着“救山救河”红色招牌的消毒队伍来到上海市黄浦区广西南路。 他们今天的任务是完成对一栋居民楼公共区域的消杀。 4月12日至今,兰州山河救助志愿服务队以社区公共区域为主,开展环境消毒2100余万平方米。
国企员工、民营业主……这支民营救援队由各界人士组成。 他们放下本职工作,辞去公务,踏上了跨越2000多公里的征程。
澎湃新闻记者 张承军 朱依依
白天“接单”,晚上“加班”
4月10日,兰州山河救援志愿服务队首批22人分6辆车启程前往上海,4月12日抵达上海,4月13日随即展开消毒工作。
现场消毒工作照片。本文图片为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朱一一图
其中,杀人队队长韩文海“胆子有点大”。 他原本是支援兰州的防疫消毒工作。 家人太着急,他到上海后才向家人报告“出差”。 “有的是先剪后放的。”韩文海尴尬的说道。
“上海比想象中严重一点。” 2019年,韩文海路过上海,只住了一晚,现在已经在上海整整一个月了。 早上8点30分集合,接到总组长贺兴生下发的任务单,立即出发开工。 每天的工作量是可变的。 最让韩文海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他的团队一天完成了500多栋建筑。直到晚上11点多,他们才收工回到车站。
“累了就背吧。” 韩文海不是铁汉,黝黑的皮肤早已透出岁月的痕迹。 晚上他特别注意休息,担心队员们太累了,免疫力下降。
领队何兴盛和一队领队韩文海算是队里年纪最大的,其余队员大多是90后。 何兴盛的工作是私营业主,从事商业批发。 2016年开始参与一些民间公益组织的活动。 2020年,组建兰州山河救援志愿服务队。 起初只有10人,现在已经招募了98名正式会员。 300多名志愿者。
“此次来上海,选的是精兵强将。” 何兴盛组织招募的队员中,肯定参加过两次以上的疫情防控工作。 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现场消毒工作照片。
抵达黄浦区后,兰州山河救援志愿服务队白天的主要工作是接受区下发的消毒场所名单,开展现场消毒工作。 不过,作为私人救援队,他们也公布了紧急救援号码,用抖音来回应普通居民的需求。 晚上,就是这支队伍的“加时赛”。
4月22日晚,完成白天消毒任务的山河救援志愿服务队应居民要求,来到西藏南路一处封闭小区“加班加点”开展消毒作业。 当队员们背着药包,手里拿着消毒设备,走进小区大门时,居民们纷纷点亮手机,在阳台上齐声合唱,表达对他们的欢迎和感谢。远道而来的消毒队员们。 “多谢山河!” “上海,加油!” “山河救援队,加油!” 当队员们完成任务时,居民们齐声欢呼告别。
这样的场景何兴盛记得太多,收到了无数的感谢信和锦旗,成为他们加班加点消毒的力量源泉。
一丝不苟地消毒,一个地方都不放过
消毒工作不仅消耗体力,还需要一丝不苟。 5月12日下午,记者穿上防护服,跟着队员们走进了需要消毒的大楼。 队员们两人一组负责一栋24层的住宅楼,一人上顶层,一人从12层上去。 一开始,他们一个个依次下去消毒。
喷洒消毒剂的区域不仅仅是走廊。 居民经常接触的门把手、楼梯扶手、阳台窗框都逃不过他们的视线。 到处都必须仔细消毒。 正因为如此细致,一大桶消毒液上三楼就用完了,一名队员负责在小区空地上补充消毒液,并为需要补充的队员装满。消毒剂。
现场消毒工作照片。
那天阴天下雨,给队员们看东西造成了一些困难。 但在何兴盛看来,杀人工作更怕高温。 进入5月后,遇到晴天高温。 队员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着34斤消毒用具。 会出现中暑症状上海楼宇自控施工队,甚至有人晕倒、呕吐。 不过,队员们最多休息一天,就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克服了工作上的重重困难,以及生活上的不适应。 何兴盛说,兰州人吃面的味道很好。 这次来上海,他们带了很多挂面作为补给,但味道还是不如鲜面。 他们很快就吃完了。 工作一整天后,每个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顿好饭”。
现场消毒工作照片。
幸运的是,黄浦区对接工作的负责人了解到了队员们的意愿,迅速协调并送来了鲜面条。 晚上回到车站,麻烦食堂煮面,撒上辣椒,撒点醋,是队员们怀念的家乡味道。 .
随着感染人数下降,上海疫情持续向好。 再过几天,这支深得黄埔市民赞赏的志愿者队伍即将结束使命归来。 “只要上海需要上海,我们就不会回头。” 祝贺兴盛表示,他和队员们将永远铭记与黄埔人民的深厚情谊。
(通讯员董瑞林)6月15日上午,空管大楼消防控制室组织开展消防演练。 物业部全体员工参加演练,分局副局长崔建斌现场观摩指导。 本次演练旨在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增强员工安全防火意识活动,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火灾处置流程,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能力。 增强大家在火灾中互救自救的意识,明确火灾中防火管理人员和志愿消防员的职责。
9时00分,演练正式开始。 当主机发出警报声时,值班消防员按下静音键,另一名值班员确认起火位置,拿起对讲机,以最快速度赶往火灾现场,确认这是小火。 火灾发生后,用对讲机通知消防值班人员。 现场人员拿起就近的灭火器瓶,取下铅封,取下保险,按下手柄,扫过火源根部,直至初火被扑灭; 然后告诉消防值班人员,最初的火已经用对讲机扑灭,可以重新设置; 最后回到消防控制室协助值班人员填写记录。
通过这次演练,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比如对讲机平时切换时,要仔细检查是否通电,是否损坏; 使用前摇晃灭火器,因为已经很久没有使用了,看是否有结露。 通报,此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防火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 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此次演练中的不足,起到了互相吹哨、共同提高的目的,增强了整体消防安全能力,为消防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实的基础。
对于本次演练,崔建斌副主任首先介绍了“吹哨人”的背景,肯定了物管部门的重要性。 其次,物业管理部门要正确对待外部单位的意见和要求,沟通渠道要畅通,内部要进行举报。 对外举报,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正确处理外部单位提出的问题,做好有效合理的解释工作。 相应政策的制定要从本质出发,举报要规范化、制度化。 也指出了本次演练的不足楼宇自控值班员,并对大家发现的漏洞和问题进行了统一解答。 接着他向大家解释了“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 无论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在发生之前都有微妙的预兆和征兆。 做一个“吹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