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孩子来这里体验绿水青山,感受新年的传统味道。” 牛年春节期间,太湖南岸湖州市南浔区地岗古村人头攒动,农家乐生意蒸蒸日上。点击“Like”,开心回家。
碧水青山、草湖田野、花草竹林……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沿钱塘江到南太湖之滨,20000平方...千米杭嘉湖一带充满“绿色”。尤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湖州,拥有65公里美丽的湖光山色,拥有154个省3A级风景名村。城市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率是二。各项指标改善率全省第一。
太湖南岸起风了,该起航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州智慧园区,湖州市秉承“绿色”领导,“再接再厉、顺势而为、胜利前行”,踏上了建设“花园”的新征程引领全国,最让人回忆江南的城市”。
“保护绿色”:营造蓝天碧水的宜居生态
在吴兴区织里镇吴浦村,65岁的老党员宋松元常年被迫“加班”,参与村里的防汛工作。在这里,就是宋家四代人主动参与治水的故事。
原来,从宋松原的父亲宋阿荣开始,宋家就与防洪联系在一起了。1950年代,宋阿荣任该村生产队长。在村子里疏浚河道时,他总是第一个跳下去。宋松元这一代,他积极研究“土法”,遏制蓝藻入侵,推动全村污水治理。
在他的影响下,更多村民主动“护绿”,他的儿孙女也成为村里治水的新生力量,担负着定期巡河、监测河水水质的任务。团队。
吴兴的治水是整个湖州的缩影。湖州率先完成全省“五水共治”以来的垃圾河道和黑臭河道整治,完成1700多个登记小微水体整治销售, ——水体深度整治整治,全市水系水环境明显改善。质量。
“走遍江南风光秀丽的地方,我这辈子只住湖州。” 昔日盛况的赞叹,也是今日湖州的真实写照。
——创新治水也将带来蓝波。如今,湖州水质总体保持稳定,进入太湖的所有断面水质连续12年保持在Ⅲ类水质以上,确保了“碧水入太湖”,构建生态安全太湖流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屏障。也为国家流域治理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铁拳控气,守护蓝天。截至2020年底,湖州市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38.1%;空气质量率达到87.7%,与2017年相比,全年提高19.2个百分点,两项指标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
——全省率先出台市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有效保护全市土壤环境,防治土壤污染,改善提升土壤质量食品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全市已建立71个农田土壤污染常规监测点和50个农田土壤污染综合监测点进行综合治理。水问题的根源在于岸边。”湖州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何元庆说。
“十四五”期间,湖州仍将全力打好生态环境巩固和改善持久战,统筹推进大气水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促进良性循环景观、森林、农田、湖草生态系统,营造蓝天、绿水、碧水。生态环境。
在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中,绝不能有垃圾围城、垃圾村。近年来,湖州市率先实现“两零两井一负”,通过完善终端处置设施、完善回收体系、依托创新智慧治理、基层治理,即废旧垃圾零、城市初级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态修复 城市全覆盖,生活垃圾全处置;垃圾总量负增长。
“保护绿色”注重全民参与,变“指点盆景”为“表面风景”。报纸和塑料瓶0.8元/斤,纸板0.5元/斤,书籍0.6元/斤……湖州各县区社区村城市、垃圾分类 服务中心内放置了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点交换超市价目表”,引导农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固定点。
德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明莲表示,该县以长春村为典型,坚持先行先试、表面接驳,将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 ,并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实施垃圾分类绿色信用贷款。设立垃圾分类实训基地,关注“桶管家”队伍的实力,解决“如何让群众参与分类”“如何让群众精准分类”等问题。
“绿色成长”:让品质生活“加码”竞争力
2018年3月上旬,位于吴兴区苗溪镇的“原始小镇”正式开园。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科普馆、中国最长的梅树栈道、2万余种蝴蝶标本……这个国家4A级景区一经推出,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亲绿色”。
“原乡”所在地原为畜禽养殖基地,有鸡舍19个,猪舍2个。苗溪镇党委书记张莉表示,正是环境整治的不断推进,生态红利不断涌现,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相继落户。近三年,全镇财政收入连续增长20%以上。
德清县莫干山镇的人文风情,吴兴区织里镇的产城融合,长兴县眉山镇的工业历史魅力……山水融合、繁华的美丽画卷工业,宜居和工业在湖州慢慢兴起。扩张。
“绿色”正逐渐成为湖州“最赚钱”的竞争力。
长兴,一个距上海仅180公里的小县城,在上海的老人圈和亲子圈都颇有名气。
在县城古渚村,农家乐十分盛行。不少上海游客表示,在这里“赏山好水,呼吸好空气,吃农家菜,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和品质城市的理念已经在南太湖之滨的这座城市的更多地区生根发芽。早在2012年4月,德清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德清县教育局等部门就联合成立了县生态消费教育实践基地,对全县中小学生开展生态消费教育。
吴兴区岱西镇上强小学是著名的“绿色学校”。学校高度重视绿色规划,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开辟“红领巾地球村绿博园”。每年,一年级新生都会参观绿博园。我上的第一堂绿色环保教育课。周正杰副部长表示,学校通过建立绿色成长课程体系,不断培养学生的绿色素养。
“‘大脚印小脚’亲子班”、“玉河越剧队”、“儿童陪伴影城”,每天免费阅读,每三天一次公益活动,每月一次志愿服务讲座……人皇山街,吴兴区“欢乐邻里中心”是社区居民最愿意去、最欢笑的地方。
社区居民王先生放假时,会送孩子到这里上公益课。“既解决了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又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一石二鸟。”
湖州的生活品质除了看到了“绿色”,现在还有了“智慧”。春节假期,来湖州旅游的上海游客陈女士带着父母来到南太湖的月亮广场,用新买的5G手机在朋友圈勾勒出这一刻的喜悦.
在湖州,随着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以5G基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主要领域的“新基建”得到广泛推广。在浙江省政府发布的数字浙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名单中,湖州共有11个项目成功入选,位居全省第二位。
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湖州人和游客的生活:手机查询公交车到站,刷支付码上车购票;打开支付宝“云享湖州”的超级菜市场,点击手机,就不用担心了。外出时可将新鲜蔬菜、鱼肉、肉类送到家中,扫码溯源...
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比比皆是,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湖州市卫健委主任饶如峰表示,湖州率先实施网上预约看病“后付费”。有医疗保险的患者不需要支付门诊和急诊医疗费用。可直接检查、检测、吃药、治疗,诊治后支付一次。
根据《2019年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湖州综合小康指数为129.41,位居全国第20位。在2020年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湖州位列第55位,较2019年上升12位。
“走向绿色”:推动高质量“绿色智造”
在工业大县长兴,花园式的工厂引人注目。
“现在厂内生产用水全部实现了内循环,零排放。” 负责人胡汉平指着景观鱼塘说:“养鱼用水是经过处理的生产用水。”
在“转绿”的过程中,胡汉平给众多企业主留下了深刻印象。“玻璃纤维隔膜的生产产生大量废水,多次水质采样检测均未通过。”
“不转化,就会被淘汰。”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仁认为,粗放式发展无法生存,只有绿色发展的企业才有生命力。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共同创造新产品。长兴县以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从“低分散”到千亿战略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通过一批上下游企业“推新” .
产业发展转向“绿色”,长兴是湖州的缩影,杭嘉湖的缩影。
近年来,湖州持续推进“换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纺织、建材、印染、电池等行业一手整改,二手打造绿色智慧名城,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双提质”。
在南浔区南浔镇,麻窑街区的老厂房已成为历史,长三角绿色与智能制造联合发展的南浔合作园已落地。合作园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为重点,聚焦产业转移、产业配套、合作招商三大领域,密切关注电气设备制造、机电设备制造等产业。 , 和数字经济。
“打造绿色智能制造‘湖州品质’,湖州正在进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湖州市委书记马晓辉说。
“专业、专注、专业”,这是傅启才总经理眼中的“法宝”。在消毒湿巾细分领域,公司产品占据国内出口份额前列。去年疫情期间,公司集中研发团队,针对国外市场的新需求,仅用了15天就攻克了相关配方,成功保持了海外市场份额。“企业的发展每天都错综复杂,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悬崖,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不断的研发创新。”
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W27直流无刷’微电机的问世,让我们抓住了智能制造的新机遇。有了这款高速电机,我们成功从外贸转内销,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国内市场。” 总经理许新康说。
去年8月,国产高空作业平台四期产业园投入使用,占地362亩。公司副总经理梁进说:“前三期园区总面积290亩,平均每亩产值已达827万元。”
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如雨后春笋,绿色政策不断赋能助力。2019年以来,湖州持续推进和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构建绿色金融地方标准体系,编制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创建动态司法保障、多层次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建设。广泛的绿色金融自律机制和不良风险防范。控制系统。
作为首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精心打造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只需选择合适的网购等金融产品,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授信。
湖州宏丰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沉锦伟说:“没有复杂的手续,我们就拿到了500万元的信用贷款,及时补充了流动性,稳定了工作岗位。”
去年,湖州市政府以加快培育和转移高端制造业新业态为契机,启动“九湖”新硬核政策,安排500亿元绿色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春节前夕,湖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带头开创新业务的若干意见》,其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新增贷款额度惠及制造业。一季度100万元以上。对小微企业贷款,按新增贷款额的1%给予企业补贴。
作为展示美丽中国的窗口,湖州正朝着发展长三角地区重要增长极、浙北高端产业集群的目标而努力……
(原标题《江南秀美之地的“绿”成金。王金帅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