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华海智汇:低碳城市建筑群打造绿色“黑科技”

发表时间: 2023-06-15

除了创新,深圳还有一张名片叫“低碳”。

在深圳市龙岗区,有一个以“低碳”命名的城市建筑群。 其核心区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 绿色节能建筑的标杆是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 凡到访这里的人,都对其低碳的巧妙设计和先进的技术赞不绝口。

近日,记者走近这一低碳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技术承包方华海智汇科技有限公司,一探绿色建筑标杆背后不为人知的低碳故事和绿色“黑科技”。

成为“未来先进减排应用试验基地”

城市是现代社会经济的聚集地。 然而,在巨大的经济发展背后,城市的碳排放量也占总碳排放量的70%至80%; 其中,建筑物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消耗。 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 据统计,城市60%的碳排放来自建筑。 那么,如何建造节能、绿色的建筑就成为了各行各业多年来关注的话题。

2010年,深圳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 在此背景下,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应运而生,成为全国八个低碳城市试点城市之一。 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包括53.13平方公里的全球示范区、5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和1平方公里的核心启动区。 目标是建设“未来先进减排应用试验基地”,力争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1年底,这座低碳城市将携中国首个近零能耗场馆——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高调回归,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注意力。 据悉,首个近乎“零能耗”的场馆投入使用后,低碳城每年将产生超过1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减少碳排放600多吨,园区用电消费基本会自给自足。

为打造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场馆“未来先进减排技术应用中心”,华海智汇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引入智能光伏储能融入展厅整体设计、光伏储充桩、微藻氧吧、未来小屋等应用场景,对园区内各类能源设备的能源产生、储存、分配、使用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碳排放量可一屏一网可视化管理,助力园区低碳高效运营。 成功为将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未来先进减排应用试验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节能有很多种,低碳城市与其他绿色建筑理念最大的区别在于,技术是主导。通过数字技术的不断渗透,我们不惜成本进行试点,成功实现了节能减排。”在不牺牲生活质量的情况下进行建设。” ‘低碳’和‘零碳’。”华海智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建民告诉记者。

时间紧,任务重,最大的困难是工程挑战

辉煌成就的背后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深圳低碳城项目亦是如此。

产业园区智慧_智慧园区目标_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据了解,华海智汇承接该项目的契机来自2021碳大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市论坛的举办。 论坛对创新场景应用和会展中心场馆均提出行业最高要求——将其改造为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场馆,技术应用必须具有超前性、创新性、示范性、科学性。

“从承接到项目落地,我们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工期,压力可想而知。” 刘建民回忆说,作为项目的总集成商,华海智汇需要综合部署不同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仅软件部分就涉及到6个大型外部平台、2个内部平台、3个大型管理系统和数十个子系统的集成部署。 项目体量巨大,整个团队只有15人。 为保障大会的顺利召开,华海智汇整个项目团队每天24小时扎根展厅,实时沟通,把控项目交付节奏,最终圆满完成项目交付会议前。

除了时间紧迫,该项目在落地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 当时距离第九届国际低碳论坛开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该项目还有很多细节尚未敲定,包括重达2吨的1.1兆瓦储能柜的安装协调等。 . 球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团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工程挑战’。”刘建民说,安装储能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分区管理、系统安装、切割、基础工作、多方协调。电缆规格、接入、并网、粗略预留电缆通道都要反复确认,提前做好设计;储能柜的安装对环境的要求也极高,公园内树木较多的地方应该是不能安装的,需要协调美化,满足储能柜安装的环境要求。

为此,团队在与城管局、园林绿化、电网、华润工程师沟通协调后,最终选定并安装了储能柜的位置。 最终,花海智汇克服项目周期短、集成系统多、低碳场景新等多重困难,成功改造建成一座近零碳排放的建筑。 整个场馆先进的低碳设计场景、可靠的系统运行体验、多项黑科技的应用,也得到了来访领导和嘉宾的一致好评。

近零碳排放建筑中的“黑科技”

建设低碳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源、网、荷、储”等多个环节。 华海智汇与华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双方打通了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的全流程,同时赋予其“三头六臂”的绿色能力,真正实现了“全流程”可用、可管理和可见”。

据了解,华海智汇实现“低碳经济”主要是通过绿色节能、高效智能、创新引领三个方面的技术创新。 涉及的核心技术产品包括智能分布式光伏系统、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系统协调优化。

据华海智汇龙岗代表处负责人梅康介绍,实现近零碳能耗的智慧场馆,不仅仅是建筑结构和材料的改变,更需要一套华为的“智能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能源”。储解决方案”+“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的绿色组合。

其中,分布式光伏方案采用光储融合结构,智能组件和智能组串储能可实现更高回报,提升园区建筑能效。 例如,逆变器内置PID修复,保证了元器件的发电性能。 6个月发电量增长1.59%,故障率低于0.5%,屋顶发电量增长6.3%。 在安全方面,逆变器提供的AI智能电弧保护可以避免火灾隐患,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华为全新架构的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采用一包一优化、一集群一管理、全模块化设计,大幅提升园区用电效率。 通过精细化管理,充放电容量提升15%,储能成本降低20%。

在此基础上,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网和机电设备资产进行主动管理。 “低碳城市也是华为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一屏可视化,一屏管理。” 美康表示,该平台可以结合光伏和储能。 将解决方案全部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使低碳城市三栋建筑的能耗指标可视化,大大提高了用电效率,也为能源的瞬时平衡提供了数据支持。电源系统。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_智慧园区目标_产业园区智慧

值得指出的是,对于直流用电设备、电动门窗、空调等非华为设备,华为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也可以完全纳入统一管理,大大减少改造成本,同时实现净零排放。 据测算,国际低碳城投入使用后,每年将产生绿色电力127万度,减少碳排放606吨,基本实现园区用电自给。

经营精细化管理是低碳“经济账”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国际低碳城在华海智汇面前的统一调度和华为核心技术产品的支持下,打造了一个既能实现近零碳排放又能获得良好效益的模式。

截至2021年,国际低碳城市万元GDP用电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7.1%; 年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将继续以年均13.2%的速度下降;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至0.606吨CO2/万元,比2012年减少1.31吨CO2/万元。

以科技打造绿色智慧城市新范式

最终,深圳国际低碳城在华海智汇、华为等各方的不断实践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花海智汇也因为技术整合派对而在业界一炮走红。 随后,花海智汇在龙岗、福田等多个区域和场景应用低碳新技术。

“客户希望选择综合能力强的集成合作伙伴,华海智汇在前期设计、方案实施、运维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中起到关键作用,我们整合各个公司的负责人智慧园区目标,才能最终面对客户。一个完美的结果出来了。低碳城市是一个合适的土壤,我们将10多年积累的价值呈现出来。” 刘建民说。

华海智汇成立于2008年,自2017年以来,积极拓展数字化转型业务。 是华为认证的集体合作伙伴之一; 城市智能化标杆集成项目,涵盖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网联、智慧水务等智慧城市产业领域。

对于低碳实践思考,刘建民表示,低碳生活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质量,可以通过新技术、新管理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想法。 以深圳国际低碳城为例,整个建筑展厅从零碳的角度进行设计改造,采用了100多项主动和被动节能减碳技术。 可管可控,在为周边居民打造高品质、低碳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加速龙岗区的跨越式转型发展。

“作为华为在智慧城市领域的集体合作伙伴,低碳城市项目是绿色智慧城市的一次成功新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华为的各项技术和能力进行合作,将成功的实践进行复制和应用。”在低碳城市的其他领域和场景中的经验。” 刘建民说。

“低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如今,深圳国际低碳城正在成为我国践行“双碳”的重要载体。 形成绿色生态社区,构建绿色智慧城市新范式。

(图片由华为提供)

(原标题《探索深圳这座“低碳”建筑群背后的秘密》)

编辑秦汉二审刘春生三审关越甘霖

戴一川看记者祖明远绵阳看郭超英

8月24日上午,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园迎来第一家企业入驻。自6月28日12家机器人企业集中签约以来,绵阳科技城新区陆续走近7批6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预计年底签约30余家。

距离不到1公里,位于新区直管区的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也在满负荷建设,全面建成后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从总部、研发到制造,机器人产业链的完善体现了新区直管区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方面的探索。 随着近3000亩产业用地规划调整,新区直管区打破空间约束,创新生态逐步完善,吸引了机器人、数字经济。

新想法

激活“制造之城”融合发展

8月24日11时,绵阳科技城新区经济合作局工作人员刘玉明收到微信消息:26日将有5家企业前来洽谈合作,请做好相关准备。

在刘玉明的工作日程上,除了5家“新面孔”企业外,还有东营坤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多次前来洽谈合作的“老朋友”。 . 这些企业大多有意将生产基地落户新区。

这种情况自6月以来一直在增加。 此前,受限于产业发展空间,新区直管区虽然聚集了创新研发最活跃的环节,但在产业发展方面,只能着力打造总部经济、数码产业。 科研院所孵化的科技企业,往往研发只能设在新区直管区,生产环节必须设在其他区。 产业生态体系不完善已成为新区直辖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高校智能排课系统er图_绵阳智能楼宇自控系统图_智能自控股票千股千评

据新区经济合作局统计,2022年以来,新区直管区累计对接企业260余家。 约100家企业因不符合要求等因素未能达成合作意向。

以新理念破局,在今年4月的新一轮规划调整中,新区直管区立足于“提升园区品质”和“企业填园” ,兼顾创新、产业、城市建设“三位一体”,布局“科技创新群、科技产业群、科技服务群”,协调载体、产业、城市建设用地,推进“产人城”融合发展。

“城市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产业和人的发展环境,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绵阳科技城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绵阳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全市科技城、产业排头兵和主力军”的定位强市明确,新区直管也强化了“以产定市”的思路。

新赛道

抢占产业发展新高地

不少企业看好新区直辖区的未来,纷纷抛出“橄榄枝”。 取舍也考验着新区直辖区发展的决心。

有的见效快,但比较落伍; 有的投资大绵阳智能楼宇自控系统图,但行业竞争激烈; 以机器人与数字经济等六大“新赛道”为目标,启动了机器人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集成创新、软件信息、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园区建设。

每个园区都围绕相应的产业生态制定了发展规划。 例如,机器人产业包括两大板块:研发和制造。 一方面,新区直管区出台了研发激励政策,包括人才政策、办公场地等,还根据行业需求建设供应定制工厂; 另一方面,瞄准全产业链招商引资。 例如,正在与新区直管区洽谈的深圳市中金科五金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精密零件。 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乐居(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被纳入吸引领域,力求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高校智能排课系统er图_绵阳智能楼宇自控系统图_智能自控股票千股千评

针对产业“新赛道”企业融资和市场需求更加迫切的现状,新区直管区还成立了规模3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

聚焦目标,不遗余力地吸引。 记者在洽谈企业登记表中看到,7月13日,北京亿智掌科技有限公司就新区拟实施的项目进行了简要汇报,并提出了相关诉求。 此后,政府与企业交流频繁; 到8月15日,双方已经进入调整协议文本阶段……在报名表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新氛围

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赛道”越新,竞争越激烈。 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新区直管区不断优化发展举措,创新工作方式。

以项目招聘为例。 在对接企业、推介新区过程中,招聘干部注意到,新区直属区政策措施的宣传资料多达80份,内容繁杂,不利于宣传。企业快速了解政策重点和亮点。 为此,新区直辖区升级梳理优惠政策措施,推出《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七项措施》 ”。

这份长达48页的文件,从项目招商、投资落地、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支持,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单笔补贴最高可达1亿元。 表达层次也更加清晰——前6页着重介绍政策的“干货”,提炼展示亮点。 比如新区直辖区产业方向和政策力度的介绍,仅用10行就解释清楚了。

在加快项目对接方面,新区直管区还优化工作流程,调整领导分工,把产业前期招商引资、建设后期、全方位服务落实到位。同一领导下的项目,实现项目全生命过程的有序衔接。

为确保项目招引工作科学准确,新区直接管理成立了专门的投资公司,承担产业项目研判、尽职调查等工作。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1 Copyright 2021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