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键力量。 2月8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江西省发改委联合召开《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暨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闻发布会. 会议提出,江西实施“城市大脑”示范工程,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左阳天/文
壮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
据介绍,江西将创新数据要素市场基础制度,挖掘数据资源新价值。 深化政务数据共享开放,选择对民生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数据,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 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要素资源互通互通、开发能力共享。 探索建立全省大数据交易市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同时,加强数字化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培育壮大产业新优势。 继续办好世界虚拟现实产业大会,建设世界一流虚拟现实产业中心。 深入推进国家“03专项”试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国家级物联网产业集群。 壮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等数字新兴产业。 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数字视听等优势领域实现新突破,打造万亿级京九(赣)电子信息产业带。
加快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江西将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工程,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进“数据上云赋能智慧”。 实施智慧农业平台升级工程,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打造数字农业示范点。 发展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数字商务、数字文创等数字服务业。 实施新业务增长计划,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进“一网统管”运行
记者了解到,江西将推动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广泛应用,打造数字治理新模式。 进一步做大做强“赣服通”“江政通”,深化实现“一条网服务”、“跨省服务”、“一条链经营”。 扩大数字化在教育、医疗、公安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实施“城市大脑”示范工程,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推进农村管理服务数字化,升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努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记者从江西省发改委获悉江西数据楼宇自控创新服务,江西还将打响新基建工程攻坚战,全面推广千兆光纤网络,实现重点镇镇、园区平台5G网络全覆盖,力争建成国家-江西一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 构建全省一体化的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统筹的大数据中心体系。 推动物联网设施布局,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构建全球无处不在的智能连接感知体系。
建言献策,凝聚力量,砥砺前行。 7月2日,由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昌大学、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南昌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景德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中共浮梁县委中国与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由浮梁县主办的第五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江西)论坛。
围绕“加快生态价值实现,走出新时代绿色发展之路”主题,共同探讨建立健全我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顺利转型之路,将为我省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参与者。 现将与会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的精彩观点,以及我省生态价值转化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摘录整理,供广大读者阅读。
7月2日,第五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江西)论坛在浮梁县召开
座谈会期间,省生态文明研究院与浮梁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论坛期间,首个生态文明教学实践创新基地授牌仪式举行(江西省生态文明办供图)
欧阳志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
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存在计量、抵押、交易、变现等问题。 建议各地探索产业链、金融链、数据链“三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和路径。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以构建生态产品产业链体系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形成三链合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体系. 二是以构建数据链路为主体,充分整合现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调查监测系统,构建跨部门、跨区域的生态产品综合监测平台,形成统一的生态产品数据库,解决生态产品计量难题。 三是着力完善金融链条,创新金融模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解决生态产品抵押难问题; 四是推动三大链条协同,打造长期稳定可靠的生态产品产权交易 平台和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在市场上取得新突破- 以生态产品运营开发为导向,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解决生态产品交易难、变现难的问题。
吴凤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演变为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的复杂世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践行绿色、循环、低碳的新时代发展理念。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保护和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认识到实践的历史性、转折性、全面性变化。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着,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在稳步改善。 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新要求、新挑战,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重点战略区域的水生态等。 在安全保障、新型污染物治理、生态功能提升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间。
中国(丽水)凉山书院副院长、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郑启伟
当前,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问题是,广大农村生态资源丰富江西数据链楼宇自控,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强,但面临资源分散、资产分散、效率低下、生态资源匮乏等不足。难以获得资本。 要建立生态产品供需对接平台和一套运行机制,提高生态资源科学利用效率,增加村民生产性收入,实现“两山”良性互动。 浙江省创新推出的《生态系统产品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通过制定统一核算标准、统一数据来源、统一数据处理规范、统一计算方法、统一支持机制,实现了“五个统一”。 衡量全省生态产品“一尺到底”效果,科学测算绿水青山生态价值。 同时,制定浙江省GEP核算与成果应用指南,有效推动核算成果进规划、进政策、进项目、进考核,助力形成“一心引领、两会”的绿色高质量会展。一带一路、五区示范、全球美丽”的总体发展格局。
红澜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迫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减排、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领域。 金融可以弥补投资供需缺口,鼓励绿色低碳项目发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流入相关产业。 依托市场化手段,实现经济低碳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的起步阶段,各种低碳绿色技术的应用处于门槛期。 当低碳绿色项目突破门槛期时,将通过替代旧技术抢占市场份额。 在规模效应的驱动下,其收益率将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而上升,最终成为金融机构的利润来源。 为此,央行率先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降低碳减排项目债务融资成本。 60%的贷款本金得到金融支持,体现了专项再融资政策的优越性。
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党委书记许为民
江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绿色生态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着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统筹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管理开发、保护与补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等工作,探索形成一批改革成果。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 一是在核算和评价方面,“出身”不够明确,标准不统一。 要推进生态产品普查工作,完善生态普查核算体系,扩大生态普查成果应用。 二是在绿色金融方面,产品力不足,风险管控难度大。 要建立健全绿色信贷体系,创新绿色金融支持机制,完善第三方服务体系。 三是在产品经营方面,产业链不长,品牌力不够。 要增加市场主体和项目供给,挖掘环境敏感产业潜力,提升生态产品品牌运营能力。 四是在保障补偿方面,协调度不高,多元化程度不够。 要探索重点生态功能区异地开发机制,构建跨省流域补偿长效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工作协调机制。
南昌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郑伯富
难以把握人类在多大程度上利用生态系统或相互作用来生产或利用生态产品,从而难以形成生态产品清单。 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四难”。 测度难的根源在于生态产品数据的真实性和评价模型中参数的局部化; 交易困难的根源在于生态产品信息数据的可信度、生态产品行业的成熟度; 抵押难的根源在于生态资源权属和风险化解机制的明确; 变现难的根源在于生态产品数据的可信度、生态产品产业的成熟度、金融创新机制、生态系统服务溢出效应的识别。 怎么解决? 特别是要加强生态产品管理,即对生态产品生产、监测、评价、交易、生态资源、生态产品产业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张立仁 江西省金融监管局法制处处长
近年来,江西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改革突破引领作用,着力支持碳峰碳中和,实现价值生态产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深入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堵点。 一是生态产品“计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直接融资仍是绿色金融发展的短板。 三是金融风险缓释机制不完善。 全省金融机构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职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途径,全面落实碳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提供更多支持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支持。
黄鹏 江西省自然资源权益与储量保护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
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省自然资源厅重点建设自然资源储备保障机制,促进自然资源保值增值和价值实现; 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自然资源权属; 稳步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数据支撑能力; 坚决推进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突出自然生态保护优先。 大力推进国家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着力统筹保护自然生态。 下一步将在自然资源领域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路径,继续深化自然资源“存量赋能”,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完善提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服务能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在我省走在前列。
江西省林业经济发展中心陈晓辉主任
林业系统以“绿”为底色,创新用好绿水青山。 测算林业生态资源财富,完善林权登记制度和保护补偿机制,摸清林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建立林业资源调查监测制度; 完善生态产品流转交易市场机制,搭建林权流转服务、林业要素交易、湿地资源运营管理服务、福州市生态产品交易等平台。 推动林业生态资源资产化,创新林业金融产品,建立全国首家面向林农林业企业的省级林业金融服务平台,试点“两山”收储经营体制改革。 提升林业生态资源价值,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省,培育林业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健康产业。 推动林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生态红利不断释放、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赣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廖绍廷
赣州市按照生命共同体理念、整体保护意识、系统修复思路、综合治理之法、改革创新之法,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探索了治理山区、丘陵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 立足经验,初步建成了以“废弃稀土矿山环境修复示范、崩岗治理示范”为特色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示范区在我国南方开展多层次流域生态补偿试点”。 赣州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成效显着。 顺利进入国务院2021年生态文明督查激励名单。 它是全国九个获得此奖励的地方之一,也是我省唯一获得此奖励的设施。 区市。
李建光 福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福州是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全国第二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近年来,福州市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生态、文化、人才三大优势,坚定不移保护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确权、抵押, 和循环。 在补偿、生态产权融资、生态权益交易、“生态+”等方面主动作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发展,积极打造生态保护先行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省江河湖泊综合治理、绿色崛起示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区。
周红 吉安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吉安市以纳入省级绿色环保核算试点为契机,在量化“绿色”价值、深化“绿色”创新、夯实“绿色”基础、培育“绿色”产业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确保数据“科学”; 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确保工作“制度化”; 搭建高效服务平台,保障会计“数字化”; 探索一系列成果创新应用,确保试点“专业化”。 在GEP核算成果应用方面,探索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GEP/GDP双重评价”、“生态产品库”等应用试点,探索地方推广经验GEP会计结果试点应用。
彭烈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