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在各行各业生根发芽。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霍尼韦尔以“从现在开始,助您加速可持续发展转型”为主题,展出了包括智能楼宇在内的5大应用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
特别是今年10月,霍尼韦尔发布了首个季度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该指数已成为追踪全球企业减少碳足迹的情绪、举措和意图的风向标。
“中国建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本届进博会期间,霍尼韦尔智能建筑技术集团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李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与低碳成本之间存在螺旋递进关系。支出。 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模块化、标准化,降低二次开发成本。 这是一个成本不断优化的过程。
据介绍,“监控、计算、监控一体化”技术是霍尼韦尔为智能楼宇赋能的创新。 在本届进博会“能碳双控,数字智能先行”展区,霍尼韦尔智慧能源碳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建筑感知、连接、协同、控制的全方位闭环管理,对建筑进行管控能源消耗。 定量溯源、分析优化,结合智能算法,通过云边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持续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21世纪》:本届进博会,霍尼韦尔智能楼宇技术集团的展品有哪些亮点?
李野:霍尼韦尔是第一批承诺参加首届进博会的全球企业。 今年是霍尼韦尔连续第五年参展进博会。 今年,霍尼韦尔展区瞄准可持续发展主线,从能源转型、航空交通、智慧建筑、智慧供应链、医疗健康等五个应用领域向观众展示了60余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两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在中国推出。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霍尼韦尔智慧能源碳管理解决方案集成了公司前沿的软硬件产品。 摸清建筑内电气设备的运行规律,对建筑能耗进行量化、追溯、分析和优化; 结合智能算法,通过云边协同控制策略达到科学调节用电负荷的效果,进而打造“柔性”能力 低碳节能建筑帮助客户实现持续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高效率。
《21世纪》:建筑运营在减碳方面有哪些重点?
李野:霍尼韦尔致力于维护健康、安全、舒适和节能的建筑运营。 霍尼韦尔能碳双控智能管理平台将一系列霍尼韦尔最新的传感器、网关和终端执行产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使楼宇实现能源管理的全自动。
霍尼韦尔拥有位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烟雾探测器、视频监控设备、智能门禁设备等多种高效传感技术。 这些技术相当于人类的“五感”,可以有效采集建筑物内部的能耗信息。
《21世纪》:霍尼韦尔有哪些创新技术可以帮助建筑业减排?
李野: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需要通过“中枢神经”——互联网网关进行传输。 霍尼韦尔拥有数十种物联网网关技术,可以有效地收集、转换和统一来自一百多种不同设备和不同通信协议的数据。
这些数据将统一传输到“大脑”——云平台,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随着霍尼韦尔智能建筑技术集团对全球超过1000万栋建筑的运行和检验,我们的智能算法历史更悠久,并不断迭代升级。
根据算法得到的结果,“手脚并用”——现场执行器将快速响应,快速准确地控制建筑物的温度、温度和空气洁净度,帮助客户找到最舒适、安全的环境,智能和节能的环境。 平衡点,真正实现“监”“算”“控”一体化。
凭借多年在建筑节能闭环方面的积累,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算法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霍尼韦尔智能建筑技术集团可以为建筑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切实贡献。
《21世纪》:如何理解“智能建筑”的概念? 我国建筑智能化现状如何?
李野:智能建筑涵盖的领域很广,很难做一个准确的定义。 业界也在不断思考和构想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的理想形态和场景。 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筑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相似的。 在微家庭场景下,智能家居的理想形态是减少人工操作霍尼韦尔楼宇自控软件介绍,不断增强感知、计算和执行能力,如窗帘、灯光、空调、音箱等。 匹配用户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状态,实现自动调整,无需过多人工干预。 而现在的智能建筑也在不断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中国楼宇智能化的现状,从楼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来看,中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中国在智能楼宇数字化赋能方面发展非常迅速。 作为智能系统专家,霍尼韦尔非常重视在中国本土的研发能力,以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贴近市场。 我们也将继续致力于从软件、数据和服务三个方面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打造更易用的标准化通用解决方案,帮助业主打造更健康、更安全的建筑建筑环境。 兼顾运营效率,确保建筑的可持续性,助力中国建筑智能化发展。
《21世纪》:采用更多低碳技术是否意味着牺牲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李野:霍尼韦尔认为,经济效益与绿色低碳转型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自 2004 年以来,霍尼韦尔运营和设施的温室气体强度降低了 90% 以上,能源效率提高了 70% 以上。 此外,霍尼韦尔自2010年以来实施了6100多个可持续发展项目,平均每年节省1.05亿美元的成本。
霍尼韦尔越来越多地将企业运营作为技术创新的试验场。 在减少运营和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霍尼韦尔尽可能使用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并通过自身在企业中的应用实现技术测试和改进。 同时,霍尼韦尔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多种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形成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以霍尼韦尔亚太总部大楼为例,霍尼韦尔的楼宇集成平台涵盖楼宇管理、生命安全、安防、自动识别、业务和通信系统,帮助楼宇提升互联互通能力。 平台同步监测分析各子系统的能耗等数据信息,不断提升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优化。 在原有绿色节能的基础上,新建筑的用电量较开始使用时降低了约10%。
《21世纪》:霍尼韦尔如何平衡绿色低碳与成本支出的关系?
李野:绿色低碳与成本支出之间存在螺旋关系。 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模块化、标准化,降低二次开发成本。 这是一个成本不断优化的过程。 此外,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也不断致力于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行业生态系统,以找到性能和成本方面的最佳解决方案组合。 例如,我们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提升集团解决方案的成本竞争力,让更多建筑节能、安全、舒适、健康。
不仅如此,霍尼韦尔的很多解决方案还可以对设备进行一些预测性维护,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成本。 例如,在空调或汽车中,霍尼韦尔的传感器可以感知各种部件的噪音和振动,从而了解运行状况,帮助维护人员及时准确地维护设备部件,从而增加使用寿命和降低整体检查成本。 减少了人力和时间的成本,也可以节省因元器件老化带来的额外能源消耗。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智慧园区已经成为智慧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打造园区差异化,提升园区吸引力,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
传统公园的三大弊端
1、效率低
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在园区开展繁琐的工作,过度依赖人工,处理效率低下智慧园区建设目标,导致管理成本高、差错率高、时效性低等诸多问题。
2、数据过于独立
按照传统的园区管理方式,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及时、准确的沟通,容易形成数据孤岛,导致无法有效整合数据资源,忽视了信息的开发利用资源。 这导致数据堆积,公共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园区运营管理压力大,直接影响区域竞争力。
3.非智能
传统园区处理各类事件的流程相对冗余,缺乏“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大量的应用成本。 传统的以人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园区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现状。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园区公共资源,转变园区运营管理模式,打造园区超清软实力,加快数字城市建设。 因此,智慧园区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园区有哪些优势?
1、效率高
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直达园区运营的各个层级,实时监控园区整体情况,优化园区一些重复性工作,全方位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目标。
2. 一体化管控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中管控能力,实现园区信息的及时性和互通性,整合利用公共资源,推动园区管理运营由分散向集约化转变。 以整合、共享、协同的理念,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智能化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各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园区基础设施以智能设备为主,为园区附加值加分,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家提出的。
园区运营平台的水平和智能化能力的运营对于智慧园区来说也很关键。 总而言之,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未来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设智慧园区将成为园区改造升级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