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浙江电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2022年(组图)

发表时间: 2022-12-28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支持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展情况。 2021年,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1年和37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同样是在2月17日,一个“众筹终端”——浙江嘉兴平湖市大旗塘村的建材堆场终端通电启航。 这个码头的建设是对所有村股东开放的。 每个股东可以购买1至5股。 建成后每年保证收益10%,预计收益可达20%。 创新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富村强。

浙江一路高歌的数据背后,离不开包括能源行业在内的各方共同参与。 能源发展与经济社会活力密切相关。 国网浙江电力以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国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全力支持浙江经济稳中向好。 打造推动浙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打造全新动力系统

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

2022年,浙江电网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7.9亿元。 这个数字将成为浙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向共同富裕,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硬核底气。

在国家电网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中,国网浙江电力以能源互联网形式的多元融合、高韧性电网为核心载体,加快建设省级示范以国家电网新电力系统区域为核心,系统推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不断研究积累各类能源,灵活调整电力系统,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电力市场机制建设等,为浙江供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动力。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浙江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翻一番并全部消纳。 到2030年新能源成为装机主体,到2035年成为主力军,到2050年成为电力供给主体。 如何更好地推动新能源发展,已成为推动新电力体系建设和“共同富裕”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国网浙江电力通过完善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电网新能源容量。 大到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小到储能、氢电耦合、微电网等示范项目不断在各地涌现。 公司着力提升浙江供电保障能力,提升电网安全运行和清洁能源接纳能力。

宁波市宁海县梅林街道兰亭村村民胡宇去年扩大了蔬菜种植面积,计划建设大型露营基地,开发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 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针对兰亭村地处深山、种植基地日照时间长的特点,决定采用微电网为露营基地供电。

微电网系统由独立运行的小型光伏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组成。 由两台10千瓦的逆变系统并联输出。 两套系统互为备份,实现不间断供电。 公司还为露营基地配备智能云平台监控系统,利用5G技术对露营基地现场电能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计量、采集,实现故障自动报警,保障出行安全。用电量。

在助力共同富裕的同时,国网浙江电力也在积极建设智慧配电网,让自动化、智能化的配电网惠及更多村庄。

2022年,浙江配电网投资将重点放在新能源配套输电工程、承接新增负荷、提高抗灾能力、支持乡村振兴、促进能源消纳、推动低碳转型等方面。未来,浙江将继续加快县域电网跨越式发展,建设安全可靠、绿色智能、交互友好、经济高效的智能配电网。 到2025年,四分之三以上的山区县将拥有2座及以上22万伏变电站。

截至目前,浙江省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08%,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67%,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到2025年,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区建成世界领先的城市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5%以上,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率达到100%。

挖掘绿色价值

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通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双碳”行动的推进,农村绿色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国网浙江电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型通道,研究提高能源消费效率措施,推进减碳减排,推动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全社会提高能源效率,同时建立健全清洁能源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以电助力绿色发展、促进绿色生产、服务绿色生活,拓宽生态价值实现渠道,创新“生态+电力”浙江模式。

从港口码头到全电化景区,从电气化化学农业到绿色校园,从大街小巷的餐饮商铺到居民生活……在用能终端方面,国网浙电将替代101亿元2021年用电量千瓦时,以电能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迅速形成。 截至目前,浙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约为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在中国吴窑非遗小镇金华吴城雅畈镇,电窑智能化控制、操作简单、控温精度高等优势,正在推动瓷器品质提升与绿色发展的双赢。 完成电气化改造的生产基地每月可减少燃烧标准煤10.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9.175万吨。

位于湖州市的浙江祖铭豆制品有限公司,拥有全电化生产车间,数据采集准确,可独立核算生产线成本。 该公司负责人孙国良说:“我们采用供电公司开发的农产品深加工智能用能系统,每年可节省配电设备管理维护人工成本15万元。 ,还可以精准监控生产工况的安全性,可谓一举多得。”

下一步,国网浙电还将围绕服务现代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行业,开展电力惠农富民建设,助力农民拓宽增收渠道. 到2025年,建成惠农富民电力214个。 3000个新时代农村电气化村、88个“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示范区、200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也将同步建设。

国网浙电也将统筹山水资源,充分挖掘新能源的“造血”功能,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助力地方发展,为绿色水电改造走出一条新路子。把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动农村清洁低碳发展与加快共同富裕有机统一。

数字渗透普惠服务

城乡能源消费同质化

在推动优质普惠电力服务中,数字化转型功不可没。 用户摸不着,但美好生活是真实可触的。

90后独居淳安下江村的姚启月感受到了数学的温暖。 有一次,老人用电热水壶烧水不慎绊倒,不慎摔倒在厨房地板上,淳安村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弹出消息:“姚启月老人家的用电量不正常!” 五分钟后,村社工姜光华赶到老人家,当地供电人员立即为老人安装了新的防水插座。

在养老这件事上浙江电力应急楼宇自控品质保障,电力大数据充当“智能卫士”。 通过老人家中的智能电表,分析老人的用电情况。 云计算后形成红黄绿“养老码”预警,让农村养老服务更高效、准确、及时。

除了用电与养老相结合,国网浙电还不断深化电力大数据应用,打造了“电促经济”、“电促外贸”等系列大数据服务产品。 、“电力低碳”“电力乡村振兴”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浙江省促进共同富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数据分析、指标监测和绩效评价方法,以及提高能源和经济发展研判、预警、控制和执行能力。

2021年丽水市“大迁快聚富安安居”工程入选国家扶贫成果典型案例。 清远县五四行政村原居住在远山高山的村民走出大山,发展民宿、电商、仓储等产业,带动了居民增收,壮大了集体经济。村庄。 全村用电量也稳步增长。 .

“根据大数据监测分析,2021年2月,我们提前在村台地区进行了扩容,将原来的变压器提升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真正做到了村民们‘搬得起、住得住、买得起’。” 清远县供电公司聚龙供电站站长吴邦贵说。

国网浙江电力还推动深化政企数据共享、公共服务行业一窗化管理、长三角跨省跨界管理等,让城乡电力服务趋向化。更平等。 目标是到2025年,浙江省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指数达到95%以上。

此外,国网浙江电力也在积极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让浙江人用电省钱、用电更省心; 依托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快速融资; 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促进全面推进; 创公益品牌树立榜样,“幸福蜗牛之家”精准帮扶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小草”志愿服务温暖万家,“千家万户灯”筑电力同心圆公益……不遗余力深耕优质普惠服务。

这种对“民电业为民”初心的坚守,让优质服务跨越山川河流,到达千家万户,直达“最后一公里”,成为电力新的注脚助力共同富裕。 (陈丽莎)

厦门日报讯(记者应杰林桂珍通讯员王金发)门禁和楼宇对讲系统是现代生活中离不开的日常工具之一。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楼宇对讲系统产品技术的国际标准是由中国牵头制定的,而这个国际标准起草工作组的牵头单位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家企业——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集美。

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国际标准制定者,立林科技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立林的成长也是集美众多制造企业寻求“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传统制造业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集美区积极支持实体经济,主动服务,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强化人才要素的支持。 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经济“稳中提效”。

新的一年,新气象。 连日来,我们先后走访了几家落地集美的制造企业,希望通过探寻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更多企业带来思考。

立林:制定国际标准提升品牌价值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加速转型升级。 图为公司产品检测线。 (记者应杰摄)

近日,由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制定的楼宇对讲系统国际标准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在国际上发布。 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楼宇对讲系统的技术质量,提升我国在相关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立林从行业标准、国内标准的制定者一路向国际标准制定者转变,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钟建华 据记者了解,面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浪潮,公司几年前就开始了战略转型,谋划新的研发方向包括智能家居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养老系统和保障性住房系统。 谈谈系统制造商向智能社区和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近年来,集美区陆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施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奖励企业上市。 多项政策惠及全市企业最多,立林科技也享受到一系列政策激励和扶持。

去年,集美区在原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升级版”《集美区产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对工业企业市场开拓、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给予支持和奖励。智能制造。

人才是发展的原动力。 在立林科技,拥有300多名研发人员。 为加快企业发展,集美区积极搭建平台,帮助企业“引智”、找“外援”。 例如,在华侨大学等周边高校的帮助下,公司加快科研转化,在公司内部成立了“利林大学”,为员工提供技术、管理、营销方面的培训。

优都:从“做产品”延伸到“做服务”

优都公司已从一家户外产品制造商升级为科研教育服务商。 图为幽都研学营。 (资料图由优度公司提供)

走进位于集美北部工业区的厦门友都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城市中的“户外营地”:连绵的绿地、高大的攀岩墙、潺潺流水声water... 这家酒店位于集美的公司是淘宝上“爆款”野餐包和野餐垫的生产商。 通过电商平台和发达的物流,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用上了物美价廉的“厦门制造”户外用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游都”主动创新求变,瞄准户外科教市场的“蓝海”,从“做产品”延伸到“做服务”。

“公司本来就是从事户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自然契合户外科研项目的发展。” 厦门友都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毛文钦表示,之所以转向科研教育市场,首先得益于国家层面,积极倡导科研实践的“大背景”; 其次,在“游都”所在的集美区,拥有集美校村、双龙潭生态体育景区等丰富的科研资源。 研究型教育的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事实上,在集美区,几年前就从台湾引进资源,成立了一个帮助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辅导机构——台湾生产力中心。 Udu的管理层正是通过台湾生产力中心来到台湾的。 实地考察“吸取经验”,借鉴台湾流行的工业旅游模式,形成“户外装备产品+营地教育服务”双轮驱动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为了更好的开展研学教育,我们新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户外营地教育产品的公司,我们还从台湾引进研学导师,针对中学生、小学生等群体设计专业课程厦门集美楼宇自控系统,成立了我们的自己的营地。” 毛文钦介绍,去年以来,研学营共举办活动60余场。

从最初的户外用品制造商升级为科研教育服务商,“游都”的经历只是集美区引导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案例之一。 目前,集美区还联合台湾生产力中心设立服务机构“卓越创新中心”。 多次组织集美企业赴台湾行业标杆企业参观学习,举办精益生产、高层管理、中层管理等培训班。 为企业转型注入新活力。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1 Copyright 2021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