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算力智库、复旦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长三角大数据产业合作联席会议、第一财经、机器之心、杭报集团、火鸟财经、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中国人工智能20城系列报告杭州篇《依托“新四军”厚积薄发的AI产业集群,技术和应用级企业太多了。
算力智库致力于通过系列报告扫描中国最具代表性的20个人工智能发展较好城市的行业现状,以帮助上下游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和环境红利。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新思路。
作为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的代表性城市,杭州成为系列报道的首发对象。报告总结称,杭州人工智能产业扶持政策全面,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局限性在于技术应用层次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本次报告的重要亮点在于,首次从产业园区的角度全面解读城市人工智能产业。
从产业园区看城市,算力智库解读杭州人工智能“产城融合”
算力智库研究院院长王杰表示,人工智能园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和产业集群的凝聚体,与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具有相同的内生逻辑。作为智慧城市的吸引力。
复旦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任凌洪教授在《长三角产业园区智慧化指数研究》发布仪式上提到,园区与城市正在逐步融合,“以城促城”。以城促产”成为共识。《经济参考报》曾在报道中报道称,“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国还将突破核心技术阿里智慧园区,引导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去年以来,广东、天津、辽宁、黑龙江、福建、四川、安徽等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人工智能规划。例如,安徽省2018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产业园区起到了上联政府、下联企业的作用。在政府层面,产业园区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高效、集中的支持和管理。一旦形成规模效应,企业、人才、资源都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在企业层面,产业园区可以为企业降低很多成本,如办公、人才、资源等,园区实现了更高效的技术与应用对接。
报告中提到,阿里巴巴、商汤科技、海康威视等巨头企业入驻这两个园区,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
背靠阿里、浙大,杭州AI赢了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杭州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成为科创企业的热土。
其在长三角的优越地理位置、低于一线城市的房价、政府全方位的扶持政策,吸引了大批科技企业和人才落户。
同时,背靠阿里巴巴、浙江大学等科研和应用领域的巨头,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较高的起点。报告指出,2017-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专利发明申请和授权量共计26404件,其中杭州申请1106件,位居申请量超过1000件的7个城市之列,位居国内人工智能第一. 一个梯队。
但是,仅阿里巴巴的申请量就占了杭州整体申请量的一半。
这不仅是杭州的优势,也可能造成不平衡。报告通过整理杭州市产业地图发现,当前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偏向性嫌疑。
报告指出,杭州在应用层面集群效应明显,全面开花。涉及领域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安防、金融等。但在AI芯片领域,其特点是“设计强,制造弱”,通用人工智能芯片缺乏优秀企业和核心竞争力。
在政策层面,2016年以来,杭州先后出台了《杭州市西部科技创新走廊计划》、12项人工智能人才新政、《浙江省促进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等支持计划。 《新一代人工智能(2019-2022年)》,政策密集,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加速、产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类型和人才创业创新需求,实施全方位政策支持。
在产业园规划中,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杭州人工智能小镇为核心,推进萧山信息港、萧山机器人小镇等人工智能特色小镇,优化全市人工智能产业结构布局,实现有序竞争的错位发展。
其中,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将着力打造杭州西科创走廊产业核心区,紧邻阿里巴巴、浙大,着力布局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端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高新技术创新的源泉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大型孵化器。企业。
准一线城市逆袭,杭州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看好
新兴技术一直是杭州重点发展的领域。结合杭州的人工智能基础,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已经处于第一梯队。
当然,杭州当前的人工智能产业也存在短板。算力智库研究院认为,其产业分布不均,科学研究不足,高端人才不足,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芯片核心技术领域。差距。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迫切需求和薄弱环节,对可能引发人工智能重大变革的基础研究要具有前瞻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融合研究。推动杭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从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竞争力、区域支撑能力等方面对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进行了评估和展望。
1、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高端人才“进来留得住”
2、产业集群:建立产业集群沟通机制,强化产业集群标签
3、区域支持:基础设施、数据共享、资金支持多方位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许多新技术概念被炒作,但没有一个像人工智能那样受到关注。因为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全新的巨大国际市场,更是几乎可以赋能和迭代所有行业效率的利器。
后续系列中,算力智库将全面梳理苏州、上海、南京、北京、武汉等20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产城融合”,深入了解应用场景以及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发展趋势,为有志于人工智能产业建设和奋斗的从业者尽可能多地呈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真实面貌,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监管机构做出监管决定。
传统产业园区往往重建设和管理,忽视与科技的结合,导致园区管理存在数据孤岛等问题。近年来,为调整产业园区结构,集聚产业优势,通过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善传统园区企业管理和服务运营等问题,促进园区经济发展。公园。
现代化园区是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提升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产业园区构建运营管理体系,提升园区精细化运营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产业园区逐步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技术创新。
那么,如何推动传统园区转型升级呢?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园区搭建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智慧园区发展,为园区提供便捷的资产管理、工单流程追溯、停车管理等服务,助力园区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园区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造空间数字生态圈,走出创新发展之路。
1、以数字化驱动园区管理可视化
深度整合园区各领域数字资源,对园区运营管理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实现三维全景可视化,更直观展示园区运营现状,为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提供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2、基础设施联动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效率
实现统一的数据接入口,对视频监控、门禁、停车场等应用管理进行一体化管理和系统联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配合园区基础设施,及时掌握园区运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安全防范。管控,有效保障园区安全。
三、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步入信息时代,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不断集聚,为园区提供安全、高速、便捷的网络环境,构建全要素感知体系,实现园区感知网络全覆盖,为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提供支持。同时,着力打造硬件智能化、服务平台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生态化的数字园区,助力园区运营商和园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园区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加强园区信息化基础建设,构建园区综合运营管理体系,实现可视化数据分析、门禁、停车等智能化管控. 园区智能化运营,极大地提升了产业园区整体运营管理水平,从而带动新兴产业,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都源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2D、3D GIS技术和无人机航测服务。
GIS方面,系统平台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现已在仿真、土地资产管理、人口信息管理、智慧矿山、智慧城市/园区等行业拥有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
无人机航测方面,在西南地区拥有多年航测作业经验,现具备DLG、DOM、DEM、DRG、3D实景模型及机载激光雷达全套数据成果的生产能力.
了解我们:网络搜索成都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