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洛阳市2022年科技工作重点:省智慧岛2号楼、建设龙门实验室等

发表时间: 2022-10-03

【大河日报·大河财经立方】(记者 张少辉 通讯员 王亚丽)记者从3月9日召开的洛阳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洛阳市2022年科技工作的主基调将是发展“出口”行业。,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15%左右,新建各类创新平台400个,高新技术企业1100家建立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做好十项重点工作:

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矩阵

宜宾科技城规划建设。以宜宾科技城为引领全市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力打造“双创”省第二智慧岛,加快推进“双创”等重点项目建设。省科学院成果转化基地和龙门实验室总部基地,探索宜宾科技城和中原科技城共同发展。

打造优质智慧岛创新社区。计划全年建设7至10个智慧岛创新社区,实现城市核心区和功能区全覆盖。

重构和重塑实验室系统。培育先进光电互连技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以新思路加快龙门实验室建设,实现开放即运营。培育遗传罕见病和集成电路大型硅片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在氢能存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部署设立5至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推进浙江大学洛阳创新研究中心、华为洛阳人工智能高级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引导青洛基地与大型企业共建创新中心,支持河洛英才团队引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全年新增研发机构2-3家。

着力推动自创领域高质量发展

深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高新区“管委会+公司”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创建省级高新区。

重塑振兴国家高新区。支持洛阳高新区努力打造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推动涧西区和高新区成为全市“窗口”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支持洛阳高新区开展企业创新点试点,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企业。

高质量建设“一区多园”。优化整合1-2个相邻且具有良好创新发展基础的产业园区,纳入高新区统一管理,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扩大高新产业规模区。

着力促进创新主体多元化

夯实创新主体培育基础。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推动更多有条件的企业“尽其所能,评之而进”。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引导更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四个有”活动。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夯实企业培育“蓄水池”。

构建创新主体培育战略的源头。把产业放在“窗口”上,增强智慧岛创新社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的孵化孵化功能,开展市级孵化器载体自主审核备案。向该地区添加至少 1 艘舱口承运人。积极探索推进“沿海孵化企业、洛阳转化成果”的合作模式,在深圳等沿海城市布局建设“飞地孵化器”。

加大创新企业培育力度。建设创新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培育基地,与重点领域高校院所合作,形成“系统化、任务导向、开放式”的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带动产业发展链。下游,大中型企业整合创新。

着力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

创新实施“河洛人才计划”。探索实施“创业投资基金+技术贷款+事后奖补”相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支持政策。

引进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扩大“河洛人才计划”支持范围,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选拔水平,将“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列为专项,选拔约50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全年创业人才(团队)。

建立市级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全年评选洛阳市科技领军人才20人,培养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后备力量。

完善科技人才支持政策。实施“百人科技人才进企业计划”,鼓励企业通过“公布名单”项目寻找“未上市”人才(团队),灵活引进高校创新人才,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传统行业“迭代”研究。以轴承制造、矿山装备、农机装备、石油化工冶炼、耐火耐磨、金属材料等领域为重点,以创新型龙头企业为依托,全年实施传统产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15个。

新兴产业“掐尖”攻关。聚焦风电轴承、智能传感器、5G通信、集成电路材料、中草药加工等领域,聚焦龙头企业做强做优,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提升延伸功能链上补链,全年实施新兴产业。10至15项科技创新项目。

未来产业“破冰”攻坚。聚焦储能与氢能产业、钨钼钛关键战略材料、生物制品与健康服务、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等,推动行业破冰领先,实施3-5个未来产业技术全年创新项目。

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稳步推进试点基地建设。建设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关键零部件、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市级中试基地智慧岛园区,申报先进高温材料等领域的省级中试基地,提升中试水平。建立试点试验基地的试验成熟度和公共服务能力。全年新建中试基地3至5个。

建设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年新增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5家。

继续办好​​科技创新成果直通车活动。支持县、开发区、科研院所、产业联盟牵头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依托高新区客厅常态化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全年开展科技成果一条龙活动5次以上,力争50项科技成果对接转化。

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着力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帮助农村圣人回乡创业。支持农村圣贤回乡创办企业,建设“星创天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孵化青年创客。全年新建“星创天地”5至10座。

实施科技强农行动。围绕种业创新、新作物技术、牡丹综合开发利用等领域,全年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8项。

提高全县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特派员和产业服务团遴选力度,向农业农村一线派出200多名科技特派员,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全覆盖。稳步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完善“信用补偿、贷款贴息、投资基金、后补”等科技投资方式,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创新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技术型企业的循环。

扩大“科技贷”惠企。全年签约“科技贷”合作银行10家,“科技贷”授信总额超过9亿元。

提高科技创新引领资本的效率。鼓励科技基金投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风口”产业企业。全年参投科技创投基金4只以上,基金总规模超过3.5亿元,力争投资超过200家科技型企业25家以上万元。

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级部门设立的协调作用。

推动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对科技部门的机构设置、机制运行和职能绩效进行重塑改革,推动部门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深入落实“名单公示”、“首席专家负责人”等制度,探索试行名单公示风险。探索科研经费直接分配改革,市财政直接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简化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流程,不再对省市级科研项目经费实施年中绩效监测。

完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支持河南科技大学开展省级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探索推进市级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支持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全程参与成果转化。

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加强创新绩效考核。用好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动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城市核心区、城市周边区、南部生态发展区协调均衡发展。

推动创新政策扎实落地。完善“1+N”创新政策体系。2022年,拟出台创新主体多元化、孵化孵化体系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政策。

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度融入省科院重建振兴,推进省科院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共建关键轴承零部件、战略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产业研究院.

培育创新文化。加强科普工作,推进科普基地建设,举办科普讲解比赛、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和科普微视频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及时反映工作成果,积极提炼工作亮点,积极选择先进典型,利用信息刊物、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生动讲述好故事洛阳创新,在全社会形成更加激烈。创新氛围和广泛认同的创新文化。

责任编辑:石健 | 审稿人:李真 | 导演:万俊伟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1 Copyright 2021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