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潘干荣是一名“高级村民”。12年前,他从老家前村搬到镇上新建的农民新社区——八里店社区玫瑰园,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以前家里的客人都赶到镇上买菜,现在菜市场就在门前,以前的厕所是露天的狗窝,现在的公厕比外面漂亮多了。”我们以前的房子……”老潘最近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老百姓的小眼光,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八里店镇是吴兴东部新城的核心区域。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在10余年的湖城副中心建设过程中,重塑了当地,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美丽的蜕变。
从新城市重塑乡村
春风拂面,五星大道八里店镇路两旁,生机勃勃。
8座百米总部经济楼建成EBD·总部自由港,微软、天心天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的精巧外观蕴含宇宙,以创意驱动“智造”,屡获国际大奖。去年湖州智慧园区,成果转化收入超过20亿元。“世界丝绸之源”所在地、全国最大的新型农民社区、我省首批特色小镇、全市唯一的城市湿地公园......生长于八里甸,逐渐成为东部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医院、商场、文体中心等公共设施拔地而起,让曾经遍布乡间小巷的地方变得更加现代化和繁华。“以前八里店只有村道,普通人出行极为不便。现在东西方向有7条主干道,南北方向有10条主干道,延伸至八方。” 该镇城建办副主任赵毅表示,去年,东部新城改造继续推进,东部组拆迁任务全面完成。丝绸小镇、文体中心、枫叶国际学校、
天翻地覆的变化,演变成了百姓身边的小幸运。该镇紫金桥村村民潘建章也深有感触,“以前集镇的环境脏乱差,现在通过小镇环境的改善,街道变得整洁,停车车位划分好了,停车场也设置好了,连垃圾都分类了。”
新丝路家庭农场负责人沉伟斌这几天忙于基地的智慧农业项目,将开展农业体验活动。“都市田园”是东部新城独特的“植物”下的风景。在八里甸南部,许多农业基地都与生态旅游相关联,为新城增添了农业旅游。
万马(湖州)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新城今年新开工的项目,总投资6亿元。产业园事业部副总经理何本建表示,除了政策优惠和区位优势外,新城配套设施齐全是项目入驻的重要原因。“相信我们的员工会能够在东部新城安居乐业。”
依旧是同一个区域,但是“没有老村子,没有老房子”。又是一块新的土地,“十年建城,投资百亿,耕地数万亩”。全球改造的八里店,开启了城市化发展的新境界。
新城市孕育新活力
工业是城市的基础。在建设东部新城的过程中,八里店精心规划了产业布局。“八里甸镇是传统工业强镇,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们着力优化城市设施,发展城市经济,努力使新镇成为市级强增长点。一方面要加快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促进服务业发展,我们从全局的角度,深入思考了湖州东部的转型升级。”党委。
陈文豪,湖北天门人,现生活工作于新城。在此之前,他成功角逐老牌公司“管道工业”的副总经理。不断引进像他这样的中高端人才,为新城的产业升级提供了保障。
“锦州”是新城激发产业新活力的一个缩影。与“锦州”一样,新城企业也注重人才引进。张婷婷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已在上海设立研究院,为公司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人才的渴求是新城活力的生动注脚。
现代服务业也在新城迅速崛起。全市首个私有互联网数据中心落户新城。公司执行董事许一忠告诉我们,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管理,不断融入新城信息化水平和网络安全建设。去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5000万元。
新城也出现了新的业态。全区科技创新中心是全区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留学生创业园。总部自由港致力于打造全新概念的创业空间。全省首批特色小镇——丝绸之乡落户西山洋风景区。将建设成为集丝绸产业、历史遗迹、生态旅游新业态为一体的产城一体复合型小镇。一个兼具创意等元素的创业创新平台。
创新为砖建新城
10多年的全球重塑规模大、效率高,背后是创新机制发挥的带动作用。
房票是当地在农村住房改造中实施的一项创新政策。就是利用市场化运行机制,将被征地农民的剩余住房权转为股份,每年享受投资收益分红,稳定获得财产性收益。该镇一燕山村村民唐明焕是房票的受益人。“拆迁期间,我得到了300平方米的安置房,其中剩余的200平方米获得了股权,每年可以从村里得到3.20000元股权分红!” 老唐说。
八里店在建设新城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外延,更注重内涵。在该镇的鹿村,鹿村古村、吴兴县一区农民协会纪念馆和鹿村刺绣广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世界丝绸起源’品牌是我们文化的驱动力。通过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我们把这个文化遗产变成了一个产业,让它成为新城的文化基础。” 村党支部书记费振奇说。
说到文化,就不得不提八里店的草根文艺团队。该镇宣传文化中心负责人郑海燕告诉我们,近年来,当地已培育出由普通群众组成的大大小小的文艺队伍238支。他们通过舞蹈、快板、歌曲、小品等形式,在新城各地为群众表演。新面貌,有的告诉身边的好人,有的倡导社会文明。
这些脚踏实地的表现,凝聚了新城的正能量,不断激发着向善的力量。
东部新城还有80支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城市的社会管理中。“以前小区里可能会有人利用绿地种菜,但现在通过我们的宣传,这种情况已经消失了。” 当地银岭志愿者团队成员邹干林说。
新城加速崛起的背后,也离不开“八里甸铁军”的创新进步。今年以来,各地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促进了新城品质的提升。该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主任朱建阳告诉我们,今年以来,已开展大小整治行动20余次,出动巡查2万余人次。该方法彻底解决了小区门口乱堆乱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