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的富豪们,面临着百驰争流、转型升级如滚石上山的严峻形势。形势紧迫,任务紧迫,时间不等。我们将在思想、作风、能力水平上进行“大提高”和“大转变”,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斗志、赶超学习、争第一。创造卓越,书写富民的光荣和梦想。
2月14日至15日,全市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当好排头兵”深入研讨和竞赛。
近日,富民县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采访节目,对富民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专访。通过学习讨论,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解决“怎么看差距、怎么做发展、怎么做工作”的问题;通过竞赛活动,“找”差距,“秀”成果,“比”行,传递压力,学习先进,监督落后,激发动力,带动全县党员干部展现非凡的活力、举措、努力集中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发展,
强化以身作则,做六个排头兵
专访富民工业园区党政综合办副主任陈艳芳
主持人:请您谈谈您是如何理解这次“大讨论大比拼”活动的?
市委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专题讨论和竞赛,是为了统一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来部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要求。这是推动昆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当好先锋”座谈活动,回答“如何看差距、如何应对发展、如何做好工作”等问题,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共同探讨与各省,
主持人:结合富民工业园的工作,能否谈谈我们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和不足?
富民工业园于2006年建成,2017年“百亿工业园”提前建成。2018年被定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3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455亿元。园区纵向对比呈稳步上升态势,横向对比显示,园区总产业规模较小。低水平问题:如2020年营业收入1.30.1亿元,在云南省64个各类开发区中排名第22位,在昆明14个开发区中排名第9位。
结合富民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第十四届县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和产业发展大会的要求,园区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优化,产业链不完善,体现在新材料主导产业的营业收入与云南省60%的考核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开发区;产业链不完善,钛工业以钛白粉为原料。生产为主,附加值低,产业链延伸不足;新型建筑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尚处于培育阶段,发展优势不突出;绿色食品产业链短,品牌培育不足。
二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每亩投资约40万元,初级开发成本较高。目前,企业工业发展用地面积5407亩,平均每亩产值240万元/亩,与省级开发区600万元/亩的平均产值考核要求相差甚远;2020年园区所有企业平均亩产税收5.49万元/亩,亩税收贡献率不够高,部分企业利用效率低。
三是基础配套的短板不是很吸引人。园区规划覆盖全县5个镇2个街道,由8个区13个地块组成。部分规划区域远离市区。一定程度上,产业与城市难以融合,基础设施无法共享。此外,我县缺乏完善的铁路、公路运输保障体系和大片连片土地,引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优势不明显。
主持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园区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结合落实全会提出的凤凰涅槃、腾笼换鸟、松地等“七大行动”。县委今年以来,着力落实“招商引资、提效提质、增效增效”,2022年计划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12%,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入园6户,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力争“十四”末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五年计划”,税收总收入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多家,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规模效益翻番。
(一)招商引资项目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园区“一主两副”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委托招商、招商招商,并加强与五华区、中关村的合作。在电子城合作招商方面,年内引进投资项目10多个,其中中国500强企业2个。加大项目储备和项目管理力度,加快推进园区在建项目28个、新建项目5个、续建项目4个。
(二)效率和质量改进项目
继续落实首批“腾笼换鸟”28家企业、2000亩土地、9万平方米厂房,细化2022年工作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同时,做好前期腾空企业的跟踪服务,落实招商协议规定的项目,协调后续批次相关工作。
(三)增量扩容项目
继续推进白水塘三期、大白坡片区和大营五金建材园开发建设,同步开展招商引资,为园区发展注入新活力。重视回收园区供地企业的出让金,与用地企业签订土地结算协议,解决土地遗留问题。严格落实入园企业管理办法,规范入园企业管理,不断提高新入园企业质量和效益。
(四)领军培育项目
结合园区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好产业链延伸。在主导产业方面:一是充分发挥中国钛白科技在行业内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强东昊、龙腾、大虎通等钛白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整合重组; 三是支持华新、立邦等企业发展,建设集水泥、优质骨料、高新技术墙体材料、技术研发为一体的环保综合建材产业园。辅助产业:一是推动以科林轻工、鼎诚科技、迦南飞旗等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拓展装备制造业;二是支持富锦肉业、星桥食品、品食等食品企业发展壮大,成为特区内的绿色食品加工业。
(五)服务优化项目
进一步完善园区给排水、供气等内部道路及配套设施,加强园区环境卫生和公共区域道路交通秩序的改善,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继续落实碎片化联系服务企业工作责任制,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督促企业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正确无误。进一步深化建立银政企三方联动机制,并在年内推荐8家以上园区企业申请“金融园区企业贷”贷款不低于3700万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进作风革命加强代理效能建设,牢固树立“今天再晚,明天再早也迟”的效率意识,大力弘扬“马上做,认真做好”,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要从要素保护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落实并取得成效。
(六)平台创新项目
加快平台公司实质性改革,抓紧制定优化重组方案、岗位、人员编制等文件,6月底前完成优化重组,落实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的要求和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快实施与华新建材产业园的深度合作、三丹水资源等创收项目的开发运营,探索增加公司营业收入的新途径,提升平台公司的造血功能。
(七)党建引领工程
进一步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智慧园区开发,解决企业党员人数少、支部活动开展困难的问题;企业围绕生产经营、工会团组织加强党建阵地等资源整合,丰富活动形式,构建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体系。进一步巩固巡视审计整改成效,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园区干部队伍和廉政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