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浙江开始在全省试点14个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邀请高端人才上“家门口”并融入平台,实现人才共享共享,解决人才匮乏问题。中小企业招工难、成本高、缺乏支持。 等问题,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浙江省已通过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聚集了2300多名工程师和1400多家服务企业。
20世纪80、90年代,上海等大城市有一批来自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 他们周末到郊区或长三角县市打工,周一回到原单位。 20世纪90年代,他们救助了长三角地区一大批中小型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人们称他们为“周日工程师”或“周末工程师”。
相隔数十年,这两类工程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胆创新、突破瓶颈、培育和发展新机遇。
浙江为何率先做文章“工程师协同创新”? 浙江有急事。 从浙江人才队伍来看,高端工程师的缺乏是一大短板。 一方面,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94位,位居全国第一。 但另一方面,高技术制造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19.7%,低于上海的29%和江苏的26.5%。 去年上半年,浙江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但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同比下降2%,是三大产业中唯一出现负增长。 原因之一是,去年复工复产后,不少企业因部分关键工程师未到,导致整条生产线无法运转。
此外,浙江试点的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还有一个优势——产业相对集中。 在浙江,发展块状经济是其特点之一。 比如温州乐清的电器行业、宁波北仑的设备、台州温岭的机电行业、柯桥的印染行业等。 但近年来,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也遇到了产业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甚至一些龙头企业大而不强,“卡脖子”问题难以解决。 浙江想要打造“单项冠军省”,细分领域高端技术人才的“协同”和“共享”十分必要。
记者参观了浙江杭州未来智能制造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 该中心于去年8月在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 主要依托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和工信部。 中心聘请浙江大学5名行业专家为“特聘工程师”,聘请开发区企业“企业总工程师”10名,遴选老板电器、春风动力、西奥电梯、铁流离合器、东华链条等5家企业设立“企业卫星站”,以人才协同推动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
位于杭州余杭开发区的服务型制造研究院。任俊芒 摄
听说余杭有一个“工程师中心”,来自江苏的无锡雪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闻讯赶来。 该公司擅长传统制造工厂的数字化改造,余杭部分制造企业对此需求量很大。 董事长王峰告诉记者:“公司来余杭是带着新工程师奖金,在车间里写代码的。” 无锡雪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也是首批入驻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的单位之一浙江卫星楼宇自控创新服务,公司工程师来自上海、江浙各地。
与改革开放之初“周日工程师”从大城市到小地方的“单向输出”不同,如今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更多的是人才的“多方位互补”长三角地区优势。 今年1月,江南大学柯桥轻纺工业技术中心、东华大学绍兴创新研究院等100名印染工程师走访了该地区印染企业。 他们均来自柯桥印染行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 目前,协同创新中心共聚集了304名工程师,正在推动首批12家印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积极向海外“借智”也是正在探索的路径之一。 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服务型制造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常云告诉记者,2021年,该研究所将启动与德国卫星站的联合建设。杭州未来智能制造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对接德国技术资源,为余杭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和项目池打造国际化人才。 常云表示,工程师之间的协同创新在一些发达国家并不新鲜。 例如,拥有超过40万名会员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可以执行类似的功能; 大量工程师覆盖不同工业领域。
去年4月19日,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宁波北仑区。 这是浙江14个试点中唯一一个被冠以“海外”称号的试点。 北仑装备制造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 “海外工程师有技术和项目,本土企业有需求和资金。我们提出‘技术超市’的概念,为企业提供专业化、一体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跨境在线技术对接会在协同创新中心举行。 屏幕的一侧是宁波公司的负责人,另一侧是乌克兰的相关专家。 借助现场翻译,对公司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在线诊断。 。
人民网石家庄8月3日电(杨文娟)近日,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河北省公共租赁住房小区智能化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城市公共租赁住房智慧化管理。 同时河北楼宇智能自控,要求各城市年底前建成至少1个公共租赁住房智慧社区。
据了解,公共租赁住房小区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可以集中管理的公共租赁住房小区。 根据《指引》,公共租赁住房社区应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治安管理、社区服务、数据分析等功能。
《指南》规定,小区大门或建筑单元入口的出入口方向应当配备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刷身份证、扫码等相结合的门禁管理系统.对常住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的出入权限和出入时间进行控制。 长期不缴纳会费的居民将被取消其门禁权限。
智能管理系统可以记录小区内车辆的进出情况,还可以协助工作人员查询公租房空置情况或丧偶老人发生事故等特殊情况,并协助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及时上门收取或结清租金。 此外,还应具备视频监控、楼宇对讲、应急设施、电梯维保管理等功能。
在社区服务方面,智能管理系统应具备在线报告事件和报修功能,物业人员接到通知后会在规定时限内解决问题。 同时,应建立统一的智能充电装置,为充电车辆(如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缴费、租金缴纳、政策宣传及相关通知等信息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应急广播设备及时发布。 有条件的社区可对水、电、气、消防通道等进行实时智能监控; 建设健康小屋,拓展智慧养老、智慧康复、智慧商圈、智慧停车管理等服务功能。
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系统应具备大数据分析功能,实现人员流量数据分析、房屋资源使用情况分析、车辆流量数据分析、物业管理情况分析、设备使用情况数据分析等,以实现精准化对公共租赁住房社区管理提供支持。
《指引》指出,智能管理系统按照信息安全管理相关规定,采取充分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