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无锡在2022年实现产值75亿元税收4.2亿元

发表时间: 2023-07-12

作为生物医药园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以下简称“无锡”)联合创始人,经济观察网记者曲一贤,无锡国际业务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王雷阿斯利康5月19日对经济观察网表示,自2020年4月底全面启动以来,无锡将在2022年实现产值75亿元、税收4.2亿元。

无锡由无锡市政府、无锡高新区和阿斯利康共同投资设立。 在各地生物医药园区建设中,几乎没有企业以共建方的角色出现。

王雷表示,来无锡的主要目的是为阿斯利康的合作企业和投资企业架起一座桥梁,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在无锡得到最好的营商环境和最好的投资政策。 阿斯利康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是与政府一起招商引资,成为健康产业高地。 “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深化与无锡各级政府的合作。在生物医药领域,无锡政府需要我们的行业成为引领者。对于专家的作用,阿斯利康也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5月19日,无锡园区二期正式竣工投入使用,三期也正式启动,包括零氪科技、深纳普斯、研本科技、段白宇、北大未来科技学院、食品江南大学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CGT全球创新中心等园区二期企业正式入驻。

楼宇自动化节能系统_楼宇节能环保_无锡节能楼宇自控工程案例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表示,无锡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是全市最具代表性和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之一。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积极构建生物医药发展体系,产业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 以阿斯利康为代表的一大批明星企业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30年来,阿斯利康在无锡累计投资4.65亿美元,先后建成生产、物流、销售、区域总部、创新中心。 打造了一批优质项目、企业、基金和创新团队。

从数据上看,2022年阿斯利康在华总销售额将突破400亿元,在无锡纳税将超过37亿元,位居无锡综合纳税百强企业之首。 崔荣国形容阿斯利康是“无锡高新区和无锡不可或缺的发展伙伴和同路人”。

经济观察网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无锡产值55亿元,2021年65亿元,2022年75亿元。

崔荣国表示,无锡与阿斯利康将开展新一轮密切合作,加快布局一批附加值更高、带动力更强的产业链核心环节,规划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面向世界前沿科技的创新项目。

楼宇节能环保_无锡节能楼宇自控工程案例_楼宇自动化节能系统

无锡园区三期正式启动当天,阿斯利康支持的无锡代谢病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市模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无锡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正式发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其中,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MMC)和代谢产业园()是这一模式的两个核心。

具体来说,该模式将临床实践与行业相结合。 通过MMC在无锡医疗机构的全面建设和运营,结合产业链企业与当地医院的临床科研合作,希望帮助实现代谢性疾病患者全病程的规范化管理。 同时,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数字化与业务创新、商业战略与卓越运营部负责人朱丽丽表示,继第一个在无锡成立后,阿斯利康陆续在上海设立了中国总部,另外还有五个地区总部在国内和宜兴。 目前全国已成立8家,累计引进创新企业近百家。 这些公司中有上市公司,也有不少准上市公司、准独角兽公司。 目前,企业引进速度正在加快,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无锡新引进的7家企业中,有3家代谢领域企业是多位院士共同认定的准独角兽企业。

王雷表示,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的关键要素是国际化,无锡的城市能源水平必须提高。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化的推进。 今年园区发展的重点是推进国际化,不仅要把世界各国的技术带到中国无锡节能楼宇自控工程案例,还要让中国的技术走出去。

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它不断释放新鲜感。

自1990年世界上第一个物联网设备——互联网可乐自动售货机出现以来,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次定义了物联网——将物理物体连接到网络,最终实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 之间进行全面的信息交换。

在全球近30年的探索中,物联网“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并未实现。 在中国,被誉为“互联网下半场”的物联网一直是一项时尚技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知较少。

2019年,中国成为全球5G商用第一梯队国家,率先进入5G商用时代,为物联网注入新动力,物联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普通人的生活。

9月7日,由国家、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无锡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拉开帷幕。

今年是无锡连续第四年举办国际物联网盛会。 本届博览会以“万物融合、创新智造”为主题,突出开放合作、实践经验、引领引领、可持续市场化。 现场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为历届展会规模之最。

除中国本土展商外,还有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新加坡、伊朗、土耳其、阿联酋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542家企业参展。 “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

与往年各领域专业人士云集相比,无锡市民和游客也成为今年进博会的主力军。 驾驶武汉实验室的汽车在世博会现场前行,实现远程驾驶; 当你在展会口渴时,打开手机一键拨打,不一会儿,一辆无人驾驶零售车就会满载货物来到游客面前。 孩子们戴着耳机,用VR学习垃圾分类……统计显示,进博会前两天参观人数已达13.3万人次。

“无锡地方不大,面积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只是世界地图上的一个小点,但却是中国物联网走向世界的大通道,也是中国物联网走向世界的大通道。”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物联网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面向世界的物联网大会为何落户无锡? 无锡“让世界感知中国”的底气从何而来? 无锡在中国物联网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前夕无锡会议系统楼宇自控,《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探访现场,试图寻找答案——

无锡“物”语

京杭大运河无锡段东岸,距钱钟书故居不远的梁溪河畔,有一座历史悠久、风韵独特的红砖建筑。 它建于1940年代,原名茂新面粉厂,现为无锡国家工商博物馆。 行走在这里,人们可以重温百年工商业城的辉煌。

1895年,即清光绪二十一年,杨氏兄弟在无锡率先创办叶勤纱厂。 这是无锡第一家现代化工厂,也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纱线工厂。 从此,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在无锡兴起。

20世纪初,无锡工业总量最高时,位居全国前三名。 改革开放后,无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

十年来,无锡开辟了以物联网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国家传感器网络创新示范区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诞生的。 十年来探索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作为先行者,它为中国乃至世界物联网产业提供了怎样的“无锡样本”?

无人区

200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视察无锡时指出,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即“传感中国”中心。 在传感器网络的发展中,需要更早规划未来,突破核心技术。 他还指出,如果无锡有各种条件,就让它自然形成,定在无锡。

同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国家传感器网络创新示范区,无锡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试点城市。

从此,无锡进入了物联网建设的“无人区”。

一位亲身经历了十年建设的政府官员表示,当时他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产业。 回顾过去,他觉得所谓的“无人区”其实是一个认知盲区。 在发达国家,人们早就在探索,比如美国。 业界普遍认为,物联网( of )一词最早出现于1999年,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阿什顿(Kevin)在研究射频识别(RFID)相关课题时提出的。

根据业界的定义,物联网是指将任何物品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的网络。和管理。 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随着“感知中国”的提出,2009年也成为中国物联网建设元年。 201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研发和应用。 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甚至专门注释了物联网一词,可见这个概念是新的。

然而,在中国的互联网地图上,无锡乃至江苏都算不上制高点。 对此,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认为,互联网领域的劣势恰恰是发展物联网的优势。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称,互联网上的数据大部分是人工输入的,而物联网的信息是由物体提供的,是一个客观系统。 因此,两者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存在很大差异。 他甚至认为,“互联网思维”的泛滥已经成为物联网创新的障碍。

无锡市物联网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左宝春介绍,无锡良好的工业、商业、制造业背景,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实力雄厚,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集成电路是物联网的基石,物联网的发展为集成电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左宝春说道。

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起步阶段,无锡也走过了一些弯路,缴纳了一些学费。 比如,前一两年,有19所高校在无锡设立了物联网相关的分校和研究机构,但其中一些在政策到期后就撤了。 “有的单位连工资都发不起,也没有造血能力。” 左宝春说道。

江苏省物联网研究开发中心是最早落户无锡的科研机构之一。 该中心刚成立时,资金充足,最多时有1000多人。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改造,运营很快就遇到了困难。 2013年前后,它曾一度濒临停产。

就像任何新事物刚诞生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追逐概念、炒作。 当大浪冲沙时,“裸泳者”先退去。 沙中捡金,通过机制创新和产学研有机结合,真正存活下来的机构和企业都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 “仅中科院就孵化了65家企业,总资产规模60亿,上市企业4家。” 左宝春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

2019年8月7日,在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十周年主题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致辞中指出,十年来,无锡在中国物联网“无人网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当时的道路还不够清晰。” 杨雪山回忆道,“在一个没有人走过的地方,我们应该做什么?当前进的道路不明确时,从应用市场的探索开始,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中的问题。”

“没有应用就没有发展”。 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表示,十年来,无锡不遗余力推动物联网应用。 如今,从公民的衣食住行到政府的决策、城市治理,一切都依赖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城市大脑”的身影。

截至2018年底,无锡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已达2638.7亿元,产业规模接近江苏省的一半。 汇聚2000多家物联网相关企业,覆盖相关芯片、传感器件、网络通信等全产业链。 “感知中国”的理念已从无锡传播到全国。

无锡市市长黄钦将无锡物联网示范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2009年8月至2010年底启动期、2011年初至2014年底探索试验期和2014年底探索试验期。 2015年至今加速发展期。

经过十年征程,无锡物联网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三级跳”。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物联网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一。

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起点。 2018年,谷歌在多伦多打造的“高科技未来城市项目”引起全球关注。 智能交通、机器人交通、模块化住宅等“黑科技”引领智慧城市前沿趋势,也被业界誉为“21世纪城市生活典范”。

作为全国首个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超千万的地级城市,无锡的“智慧”在哪里?

无锡市智慧城市建设开发公司董事长华先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个城市对智慧城市都有不同的解读。 国际上,纽约注重安防领域的“第一响应”系统,新加坡强调智慧交通,日本一些城市则更加注重绿色清洁能源。

在华先平看来,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围绕“优治、发展商业、惠民”三个方面。 观点。

智慧城市首先要有智慧的“城市大脑”。

2016年6月,作为“智慧无锡”工程的核心项目,无锡“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正式建成,首次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完整数据共享。 2019年1月,无锡市在机构改革中新设大数据管理局。 作为市政府直属部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牵头单位。

华宪平认为,无锡的大数据采集非常好,体制机制流畅,具有一般城市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优势。

底层信息平台建成后,公民的获得感会更强。 例如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近年来,无锡大力推进电子病历建设。 每个公民都会有一份伴随一生的医疗记录。 目前,无锡全市已实现电子病历全覆盖,极大促进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制度的推广。

“无论去哪家医院看病,每个人的病史等信息都一目了然。如果在小医院看不好,可以‘一键’转到大医院,对疑难杂症可实现远程诊断。” 项目负责人介绍。

目前,“无锡智易”APP已上线公测。 此外,无锡还在公共交通领域实现了电子支付,建设了约90家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实现了4万居民的水电多表一体化。

近十年来,无锡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第一。 2018年被国际第三方机构评选为“全球智慧城市20强”之一,位居中国第一。

2018年8月,无锡市印发《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无锡市市长黄钦表示,三年内,智慧公共服务要基本覆盖所有市民,把金杯变成口碑,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获得感。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重大应用,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无锡市重点示范应用项目。

2018年5月,全球首个城市级车路协同平台——车联网(LTE-V2X)城市级示范应用项目在无锡正式启动。 V2X,即车辆无线通信技术,通过高速网络将车辆与一切连接起来。

华先平表示,车联网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同标准、不同路线的博弈。 在欧美,DSRC(专用短程通信)技术使用较多,专注于打造“智能汽车”,而V2X技术则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好的稳定性。 “我们的目标是同时拥有智能道路和智能汽车,并用智能道路来匹配智能汽车。” 华宪平说。 一年来,无锡对“车路协同管控”基础设施和智慧交通信息平台进行了改造升级,实现了30多个V2X应用场景,覆盖面积170平方公里,占主城区的1/3。

参与这一重大项目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市级车联网开放测试验证环境。 车联网极大地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 市民可以使用“智行无锡”App实时了解红绿灯并提供车速引导,但这只是车联网的无限可能之一。

2019年5月,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试验区在无锡成立。 根据规划,无锡2020年将完成覆盖城市主要区域的车联网基础设施改扩建,完成路侧设备升级,构建可视化运维体系,基本建成城市基础设施。 “人-车-路-云”系统智能交通系统。

“车联网本质上是自动驾驶的一个阶段,核心是打造未来智能交通。” 华宪平说。

智能制造

“无锡是一座制造城市,以制造文化为核心。”一位受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从“制造”到“智造”,无锡如何迈出这一步?

海澜集团是无锡首家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的企业。 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服装行业第一。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是海澜集团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法宝。

在海澜集团总部近千亩的物流园区,记者看到,偌大的智能仓库内,工作人员寥寥无几,分拣台上的服装正忙着自己干活,“自动”分拣、装箱。

秘密就在于,每件衣服都有一颗“心脏”——RFID(射频识别)智能芯片。 这些隐藏在标签中的芯片让衣服“走进”相应区域的包装盒并自行存放,就像长了腿一样。 从过去的“人找货”到现在的“货找人”,海澜集团完成了物流仓储的升级,不仅提高了效率,人力也只有过去的1/6。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物流园区由海澜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承载着近5000家门店的货物配送功能。 物流园区目前拥有智能仓库14个,仓储能力1.3亿件,年周转量近5亿件。

得益于无锡物联网能力的不断提升,一颗芯片的成本已经从原来的三四元降到了现在的0.5元左右。 小芯片大智慧。 通过物联网的射频技术,可以读取芯片上承载的大量数据,并对仓储、调配、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 借助大数据的汇总分析,进而指导产品设计和开发。

在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科技公司远景集团,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通过物联网连接的全国各地的风力发电机,以及如何在密密麻麻的地图上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读取。

据介绍,公司打造的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目前连接协调全球超过100GW的能源终端和5000万台智能设备,持续打造发电、建筑、园区、交通、城市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和其他领域。

在北京中关村,通过视觉智能提供的服务,微软办公大楼有效降低了用电成本,实现了楼宇智能化管理。 在新加坡,远景建立全球数字中心,并成功中标该国“智慧国家”项目。 远景集团通过物联网软硬件创新和生态建设,统一数字世界中碎片化的能源系统。 目前,公司已在丹麦、美国、德国等国家建立了8个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提升了无锡物联网示范区建设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除了本土明星企业外,近年来在物联网大潮的推动下,一批行业巨头纷纷涌入无锡。 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部署飞峰平台、华为建立物联网生态使能中心、海尔打造物联网生态网络基地……此外,中电海康威视、浪潮大数据、阿斯利康创新中心、360安全总部、项目陆续落户,红山、雪浪、汇海湾等三个物联网小镇正在加快产业集群和创新源地建设。 重大项目的落户、各类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无锡智造”注入了强劲动力。

示范区2.0

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无锡智能传感器产业收入达90亿元。无锡市物联网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左宝春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称,过去十年,智能设备占很大比重。占无锡物联网产业收入的比重。 面向未来,平台经济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创造的价值比重将越来越大。 基于此,他认为物联网将带来复合增长,5G技术的大规模商用甚至会带来每年20%至30%的增长率。

“无锡一直强调工业强、制造强,现在我们又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就是以物联网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此,无锡的制造业将更加智能化。” 左宝春说道。

作为示范区,无锡近十年来实施了300多个应用示范项目,其中国家级重大应用示范项目21个。 经过十年的沉淀和滋养,示范区在无锡生根开花,创造了物联网产业的新高峰,带动了全国物联网的热潮。

同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牵头或参与制定物联网国家标准41项、国际标准11项,代表了中国掌控物联网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表示:“首届国际标准化会议是在无锡组织召开的,也是无锡提出并发布的,是物联网的核心标准,呼声最高。”物联网架构,就像一座建筑的框架,决定了整个行业的高度和形态。”

他认为,此前中国在很多行业基本遵循国际标准,但在物联网领域,国家标准先行推出,从而影响了国际标准。 “我们可以昂首阔步地说,中国是一个制高点,引领着物联网行业的大方向和潮流。” 刘海涛说道。

江南大学研究院院长吴晓军表示,十年来无锡敢为天下先。 通过亲身尝试,为中国物联网提供了很多成功经验,也体现了敢于尝试、敢于犯错、承担失败的勇气。

“经历了短暂的阵痛后,智能制造带动无锡成功转型升级。面向未来,无锡作为中国物联网中心城市的地位不会改变,但在核心技术、传感器、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 ” 因此,无锡小君也将2019年视为无锡物联网元年。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看来,物联网的本质是聚焦“物”,让事情变得更好。 尽管中国的物联网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传感器技术和产业仍然受制于人。 他希望无锡以十年为起点,引领中国物联网产业从1.0走向2.0。

作为先行者,无锡也有这样的意识和责任。 无锡市市长黄钦表示,无锡要高起点、高水平谋划示范区2.0版,加快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体系,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贡献无锡动力。

有观察人士指出,以计算机普及为特征的第一波信息产业浪潮成就了中关村,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则成就了深圳、杭州。 那么,随着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的到来,无锡会是下一个站在前沿的浪潮吗?

答案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出现。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1 Copyright 2021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