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浙江智能电气制造业创新中心五年内将突破20项以上

发表时间: 2023-07-04

2019-01-25 14:21 | 温州日报

日前,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公布了2018年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名单。由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浙江省智能电器制造创新中心” . 成功入选,为温州首例。 获批成立的首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将重点突破智能电气产品和智能电气制造成套装备关键共性技术,为温州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温州智能化公司_温州楼宇自控系统品牌_温州智能装备

根据建立目标,该中心将在五年内突破2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研发10余种智能电气产品; 研发5种以上核心技术载体新装备; 预研并储备3项以上新技术; 授权国内发明专利30项以上。 可见,该中心将发挥“超级大脑”,专攻技术创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正泰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打磨和完善市场产品,配置资源用于技术创新。 为了开发行业领先的产品系列,正泰组建了400多人的研发团队,投入数亿元,历时3年持续进行创新研发。 参与该项目的正泰研发工程师提到,仅一款产品就制作了800多个模具,他也有过设计36套预选方案来完善一个设计细节的“真实”经验。

同时,正泰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战略,2018年成功实现低压电器产品全流程自动化生产,以自主设计的机械设备解决了生产中的“机器换人”问题。 在信息化方面,正泰建成了统一的企业数据平台和车间级工业通信网络。 通过对各种自动化系统的全面集成,从设计、仿真、制造、装配,实现了小型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两类产品。 、检测、包装、物流全数字化管理。

温州楼宇自控系统品牌_温州智能化公司_温州智能装备

目前,正泰已设立北美、欧洲、亚太三大海外科研中心,并在国内形成了1+18的研发体系,即正泰集团研究院担当“主谋”与智能电器、低压配电系统、高压电器配合。 科研院所在新能源、智能建筑等18个专业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和技术预研。 在制度和体系的保护下,正泰已获得专利4000余项。 根据行业不同属性温州楼宇自控系统品牌,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4%至12%用于研发投入,并不定期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

不仅是正泰,近年来温州企业在技术创新、装备制造等领域捷报频传。 去年6月,“新能源汽车电子制动系统智能制造新模式示范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 自2015年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启动以来,项目申报难度逐年加大,但温州连续四年保持每年新入选项目1个。 去年10月,全市共有16个产品入选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 全市共申报项目23个,通过率达70%,为历年最高。 去年12月,全市共有14家企业入选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仅次于嘉兴、台州,位居全省第三,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位列全省第一。在历史上。

据悉,温州经信局打造了集“梳理、培育、辅导、推荐、对接、跟踪”为一体的项目申报服务链,大大提高了全市企业重点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去年,我局启动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工作,率先认定“激光光电智能装备”、“泵阀制造创新中心”两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原标题《浙江智能电气制造创新中心落户温州》,张银燕主编)

成都每一栋楼都是记者张健拍摄的

北京时间11月14日凌晨2点,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研究网发布最新一期《世界城市排行榜》。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评级机构之一,GaWC拥有一套独特的评价标准,即通过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在其研究体系中,办公楼内的办公网络是连接世界的节点。 三个月前,该机构副主任凯瑟·佩恩( Payne)和同事本·德拉德(Ben Drad)前往成都调研——在之前的排名中,成都被暴力提升了四级,达到全球增长率最高的Beta——,他们希望探索背后的成长密码。

他们对调查结果感到惊喜。 这个中国内陆城市对以法律、金融、会计和咨询为主的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公司的吸引力迅速扩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成都与世界城市的连通性增幅居全球之首。

“国际高端企业、一线品牌纷纷落地,说明成都已经具备支撑其发展、发挥功能的空间。” 成都市建筑经济促进会秘书长张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经济的能源水平。 “成都在世界城市排名再次上升,这不仅是对城市本身的肯定,也体现了楼宇经济建设的成效。”

目前,成都市正在开展国家级建筑经济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从标准化入手,建立一套规范、引导、规范商业办公市场的标准体系和制度规则,引导商业商业建筑回归产业平台,助推建筑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商务委员会主任陈林表示,将以发展楼宇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助推全市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业办公楼产业承载、集聚、衍生功能将加快打造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连接世界节点”

成都和伦敦如何连接?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总监荣荣举了一个例子:当遇到企业出海的需求时,他们首先会整合企业所在地、海外目的地和总部的资源,组成“工作组”,然后研究各地的案例,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最后,还会找法律、会计等领域的公司,解决细节问题。

这不仅适用于房地产咨询公司,也适用于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国际高端服务公司。 他们遍布世界各地的办公室就像“基站”一样连接在一起,城市也相应地互动。

这是GaWC独特的研究体系,从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入手,聚焦城市如何互联互通。 这些服务业企业不仅可以为GDP做出贡献,还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服务。

“我们研究了全球175家大型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统计了它们在全球707个城市的布局,它们在城市之间的(办公)联系意味着什么?” GaWC创始人、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泰勒举了一个例子。 例如,如果你在纽约工作,你可以有这个服务,并与世界其他地方合作,这说明这个城市联系非常紧密,具有良好的外部性。

7年后再次相见,佩恩面前的成都已经成为全球实力最强的二线城市之一,与波士顿、汉堡、哥本哈根等城市齐名。

在此次调查中,她反复强调,世界经济主要驱动力已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高端服务业集中度高、创新力强、附加值高“是城市的软基础‘设施’”,它能够改变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佩恩对调查结果感到惊喜。 成都的全球互联互通能力大幅提升,这座中国城市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有两组数据可以说明:普华永道成都办事处负责人杨全梅表示,运营不到三年,团队从最初的4人扩大到80人; 在成都,求购的办公面积约为2000至3000平方米成都楼宇自控系统,最近落户的一家咨询公司其首个办公面积达到了4万平方米,“这是一个趋势”。

另一个问题是,随着企业不断汇聚,城市的硬件基础设施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成都准备好了吗?

对此,张平充满信心。 2014年11月,成都市建筑经济促进会成立。 它是中国第一个建筑经济行业组织。 作为秘书长,四年来,她见证了企业找到“家”,见证了建筑的发展。 升级。

“如果没有国际化、现代化的建筑,他们就来不了。” 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企业、品牌愿意聚集在这里,这说明成都已经具备了承载其发展的能力、履行其功能的建筑空间。

以仁恒置地广场为例,作为成都首批超A级商务写字楼,入驻企业包括IBM、大众、杜邦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外资企业及机构占比高达70%; 开业以来,不断吸引花旗银行、渣打银行、麦肯锡、毕马威等国际高端服务企业入驻,相互促进,打造成都又一个商业中心。

正如渣打银行华西区总经理、成都分行行长邱国光所言,在纽约,渣打银行肯定会落户时代广场,而在成都,一定会选择IFS,因为“这些地标性建筑不仅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商机 流量还能提供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

精准定位,清晰“我是谁”

没有梧桐树,哪有金凤凰。 因商而立的成都深知这一点,因此要大力提升建筑品质,推进标准化建设,发展高质量建筑经济。

“我们认识到,建筑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今天的建筑布局就是明天的产业布局。如果不抓住新常态下城市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我们就会实行分类商业、办公建筑调控,在差异化引导下,如今的建筑功能质量差、服务质量低,将成为影响高端产业引进和高端产业集聚的“短板”。未来的终端产业。” 成都市商务委员会建筑经济处(园区发展处)副处长吴克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推动发展需要职能部门发挥‘市场助推器’作用”发展楼宇经济,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 形成合力。”

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成都商业办公楼快速发展。 但由于建筑行业缺乏管理规范以及与住宅房地产区别化的发展政策,导致商业地产市场监管相对薄弱,建筑市场相对自由。 状态。

尤其是待售商业写字楼产权分割带来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一个例子是,位于成都天府广场黄金地段的摩尔百盛,曾经是一家“潮流”百货店,也是含金量很高的“纳税大户”。 但由于销售划分为1000多个业主,决策分散,错失中心。 城市功能升级和业务调整的机会最终导致亏损企业倒闭。

成都希望通过优质项目招商和高端企业引进,改变“好楼难、好店难”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楼宇经济,加速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培育城市发展。 新动能。

“土地资源有限,建筑和开发载体的开发已经结束。” 张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关键是如何把已开发的建筑运营好,所以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筑经济’。” “这四个字就是如何将建筑载体转变为经济载体。”

从概念上看,楼宇经济被认为是依托城市商业中心或产业功能区的楼宇载体,通过开发、租赁或出售的方式引进各类企业,从而引入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体现集约化、高质量为特点的以密度为特征的经济形态。

所谓进化,核心在于运作。 例如,对于老建筑,可以采取“就地改造”的方法,包括造型、业态、风格的改造。 张平告诉记者,盐市口附近一栋有20年历史的建筑经过改造,从传统的批发市场变成了某运动品牌集零售、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工业建筑。 “去年的销售额大概是30到4000万元,今年一季度就达到了(这个业绩)。”

不仅如此,更多的建筑开始有了精准定位,它们清楚地知道“我是谁”。 张平表示,目前成都已有70多栋专业特色建筑,涵盖电商、金融、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服务业。 采集能力。

“比如中海国际中心,其10栋超甲级写字楼中有10栋有10个不同的专业特色打造方向,这也便于形成建筑的特色标签。” 张平解释道,“同时,也有利于区域建筑经济产值的增加,而当建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后,也会带动围绕建筑的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打造。 ”

通过标准化促进城市“智慧增长”

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商业及办公楼投资市场。 当高层建筑大量占据城市空间时,如何优化建筑资源配置已成为影响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邱月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成都的楼宇经济起步并不早,但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社会团体、企业都热衷于发展楼宇经济。 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做出了很多创新。

吴克宇希望成都楼宇经济标准化一批成果尽快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经验’,为成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国家建筑经济。”

九层平台从土堆开始。 回顾成都楼宇经济的发展历程,始终与“标准”二字紧密相连。

早在2012年,成都市就制定并发布了全国首个商业写字楼地方标准——《成都市商业写字楼分类》。 服务、环保节能、公共服务等分类评价标准,为政策制定、开发投资、招商引资、选址提供评价和决策指导。

随后,成都市成立了建筑经济促进会、商委建筑经济处、建筑评级委员会,以更加系统的框架推动标准实施。

2016年4月,成都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商业写字楼等级评定。 按照“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市场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评审了首批8栋超甲级写字楼和10栋甲级商务写字楼。 。

去年12月,国家标准委批准成都牵头制定《建筑经济术语》、《建筑公共服务》、《建筑等级要求》三项国家标准,并批准成都开展国家标准一级建筑经济服务标准化试点,开辟了成都建筑经济标准化的先河。 新的征程...

目前,成都已评定超甲级、甲级商业写字楼30座,平均出租率超过80%,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其中40%为跨国公司高管和高级技术人员。

不久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长塞尔吉奥·穆希卡亲临成都,对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推动建筑经济服务标准化表示赞赏。

穆希卡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成都在建设经济服务标准化领域所做的工作是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充分体现了“标准”的重要性对国家和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ISO作为全球最大的非政府标准化机构,是国际标准化领域非常重要的组织。 “ISO将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支持成都,以国际化视野推动成都建筑经济服务标准化走向世界舞台。” 他说。

标准决定品质。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标准化建设带来的一系列质量提升也促进了自身业绩的增长。 据悉,成都共有19栋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年均纳税贡献过亿元,其中有“十亿元楼宇”,还有“设立开发区”的作用“ 已经出现。

用佩恩的话说,世界城市集中,随着世界80%以上的GDP聚集在城市,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规模效应。 建筑作为城市广泛存在的“垂直集聚区”,无疑将成为通过标准化推动城市“智慧增长”、确立高端发展定位的重要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1 Copyright 2021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