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夏的“暖城”鄂尔多斯,微风和煦,夏日树木怒放,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鄂尔多斯大数据中心前,工程师、企业家、运维人员进进出出,一片忙碌。 中心七楼的指挥调度中心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有人忙着调试设备,有人忙着演练讲解,有人埋头修改文案……
2022年6月起,鄂尔多斯开始筹建城市智能体项目,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将走访检查,这也是城市智能体项目试运行以来的第一批“走访者”。 . 项目主要采用“1+1+N”(即1个数字化基地、1个智能中心、N个应用和专题)架构体系,不仅是一个综合信息系统,而且可以不断发展壮大“支撑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大脑”。
“四大基石”持续强化数字基地支撑能力
欲盖房者,必先固其地基。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以城市智慧体建设赋能“温城”治理,不断加强“云”、“网”、“数据”、“安全”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新发展格局夯实数字基础,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聚强劲动能。 鄂尔多斯城市智慧项目就是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诞生的。
打造“云”——政务云平台。 城市智能体部署了最新版本的云平台,可为市政部门提供更丰富的云服务。 截至目前,政务云平台已下发云主机185台,核心、内存3501G、块存储81T。 完成政法委、商务局、统计局、经济合作服务中心等市级部门云资源的分配共享。 12345便民服务热线、120院前急救、数字档案等系统在云端工作。
连成一张“网”——政务环网。 城市智能体建设了连接高新园区云基地、空港园区云基地、党政大楼三个节点的48波光纤物理通道环网。 全市各部门均可申请就近接入,搭建起连接全市电子政务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 不仅可以实现一网合一进行业务处理,还可以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政务网络的安全性。
构建“池”——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城市智慧体接入全市9个旗帜区66个市级部门9.2亿余条政务数据。 五个基础数据库收集各类数据200万余条,开放数据57万条。
搭建“盾牌”——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城市智能体严格按照三级安全和密码评价标准要求建设。 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将联通云、电信政务云、政务外网整合为统一的安全体系,实时监控各云网之间的攻击告警。 加强对重点设施和重要数据的保护,为部门免费统一提供安全防护和密码安全服务,形成完善的安全防护和意识体系。
“八个中心”全面赋能城市运行统一网管
天下大事必做细,天下难事必做易。 目前,各大城市的运营管理正在从过去的部门独立信息化管理向公共资源智能化管理转变。
鄂尔多斯标杆领先、开拓创新,整合城市公共数据、监控视频、城市模型等各类公共资源,在城市智能体上构建了8个智能中枢平台。 通过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实现筑基、善治、兴业、造福百姓、造福企业,为城市治理“绣功夫”,逐步实现城市运营“一网统管”。 .
——建成国家综合政务大数据系统数据使能平台。 对统一采集的政务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处理,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打通6个委办局5.3亿条数据,完成1.3亿条数据、152张数据表的管理。
——赋能全城的大数据平台已经建成。 已采集全市超过159G数据,支持流式数据、实时数据、批量数据分析,实现数据与智能的融合。
——建成全栈一体化连接枢纽。 可提供数据、信息、服务、设备四大融合能力,支持城市新老应用全对接,已完成218个接口服务的聚合发布。
——建成全市综合运营枢纽。 可为全市各单位获取、申请开放资源提供服务。 发布8个应用组件、11个能力组件、9个业务文档,完善线上线下技术支持服务。
——建立了汇聚全市视频监控资源的统一平台。 汇聚城市海量视频监控资源,可对路口、楼宇公共视频进行调取,支持应急指挥等众多业务场景。 调取了10000多个监控视频,所有视频点的坐标都标注到数字孪生城市中展示。
——搭建了多终端会议协商的融合通信平台。 可开展各部门多终端会议会商,实现了全市社会、党政系统、基层党组织的融合协同。 可开展多会场、多终端的突发事件在线会议,实现协同指挥。
——城市数字底图时空信息平台建成。 完成主城区100平方公里影像模型数据,同时接入住建局CIM平台,导入城市BIM模型.
——建立了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 集成了11个代理内部系统和9个外部系统的单点登录和身份管理。
市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说:“今年我们在筛选全市困难群众信息时,城市智能体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以前,我们要人工比对人口数据,低-收入户数据、医保数据,统筹预警数据、1万元以上医保自费人员信息等多部门数据形式多样,筛选过程复杂繁琐,而且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每次筛选一个人需要15个工作日,费时费力。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智能体的运营枢纽平台提交需求申请。被采纳后,我们可以利用数据使能平台中的模型自动获取不同部门的数据源,如医疗信息、人口信息、低保户数据等。 对接、治理、集成、发布都可以直接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市智能体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林华增介绍,城市智能体的综合通信能力也很强。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湖每年都会举办烟花汇演等重大活动,届时将迎来大批游客。 对部门协作和联动的要求比较高。 通过时空信息平台,可以选择保障区域并设置关卡点位、警力资源、路线规划、应急物资等关键信息,形成保障预案并导入实时指挥调度平台,您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相应的信息。 卡口位置、区域、对应的交通、应急、救援队伍等人员信息,再调用多个摄像头,连接到现场安保人员的移动终端,实现指挥中心与现场的实时联动。 目前,综合通信平台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缘、纵向到底部、协同性强的一体化指挥调度格局。
“三大应用”持续增长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商业环境就是生产力。 2022年以来光纤数据楼宇自控创新服务,鄂尔多斯市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对标先进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500条)》,正在助力构建“友好”“廉洁”的新型政商关系,打造高效优质营商环境。便利政务环境,优化服务 企业发展、创新机制提升服务效率等多方面同步发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市智能体建设的三大应用,是在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背景下,基于智能体的基础能力建设。 市统计局牵头建立了经济运行应用,可以综合研判全市经济发展趋势,训练50多个预测模型算法,监测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指标,分析360多个指标。 全市经济年鉴已完成25年的数据电子化、校对、审阅、入库工作。 商务局牵头打造精准招商应用,可围绕招商工作进行全周期分析、评估、跟踪。 在招商引资之前,可以对当地的投资资源进行管理和分析。 在招商过程中,可以实现连锁搜索、主题推荐、企业360度全方位评价。 ,投资结束后,可以全方位跟踪投资项目的进度。 经济合作服务中心牵头建设营商环境应用,动态采集政务数据和业务处理数据,调度督促任务落实,优化全市营商环境。
“六大专题”实现城市运行情况一屏总览
“一屏”将“暖城”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尽收眼底。 进入指挥调度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3.8×2.7米的超大曲面LED显示屏,三屏显示科技感的全态图和多幅专题图,实时反映鄂尔多斯市运行。
当画面切换到城市运行全局主题时,可以详细显示城市街道、地理标点、建筑物、视频数据等元素信息。 同时,高度整合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现有的数据资源。 对运营发展、政务服务等领域的核心指标进行监测和可视化分析,协助城市管理者全面掌控城市运行态势,提升监管和行政效能。 当页面切换到城市数字孪生视角时,可以显示城市的3D实时视频,点击重要区域的点视频可以显示当前点的实时视频画面。 据了解,城市智能体IOC特展在城市统一政务协同办公平台上部署了小屏驾驶舱。 城市管理者可通过移动终端查看IOC态势感知,实现数据便携、指挥随行,提高政务效率。
扬帆启程,砥砺前行。 市大数据中心主任蓝天表示,未来,鄂尔多斯市将继续通过城市智能体强大的数字化基础支撑,连接各类应用场景和城市治理平台,全面提升科学化、精细化和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治理更高效、市民服务更便捷、企业发展更活跃,让全社会共享数字化发展的普惠成果,让“城市大脑”绽放智慧光芒。 (杨春生)
智慧园区发展趋势与前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园区智能化是未来园区发展的必然方向。 企业对园区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不仅是为了让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拥有智能化园区的企业在同行竞争中将具有非常明显的领先优势,就我国目前的驱动力而言对于智能建筑而言。 看,智能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 因此,智慧园区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各家企业也开始朝着智慧园区的发展方向进行建设。
从发展趋势看,智慧园区依托于物联网、云计算等多种信息技术。 我们知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非常快,更何况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智慧园区的建设。 甚至在智慧园区全面建成之前,更先进的技术也会出现,为智慧园区提供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功能。 目前,物联网和云计算是智慧园区项目广泛应用的两大技术。
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设备和传感器技术采集园区用户的操作,通过信息技术传输到系统,并反馈形成服务,实现管理运营系统智慧园区发展,而且成本也不高。 需要投入人力物力。
2、云计算技术:降低管理成本,帮助企业实现现代化高效运营。
云计算和物联网对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建设和管控非常重要。
但是,我国要建设智慧园区,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1、设备:目前很多园区的设备都是传统设备。 即使是拥有部分智能化设备的园区,也无法满足智慧园区系统的全覆盖。 用智能化设备替代园区内的传统设备,是建设智慧园区的基础,也是建设智慧园区非常重要的一步。
2、网络:系统需要通过网络传输信息。 有线网络稳定,但需要使用网线。 网线的布置很麻烦。 无线网络方便,但无线网络覆盖差,网络服务体验差。 如果在关键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网络波动或网络中断,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人才建设:园区管理智能化后,虽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智慧园区系统毕竟是一个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在操作上需要一定的知识。 并且建设智慧园区系统需要大量资金。 计划不好,就会入不敷出。
智能建设一经提出,很多事情都朝着智能建设的方向发展,成为产业园区转型的趋势。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推广智慧园区,园区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 智慧园区必然是未来各类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