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聚焦高质量人才培养:从工程大国迈向工程强国

发表时间: 2023-05-09

视觉中国供图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着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汇聚天下英才,用之不竭。

科教兴国,人才支撑。 开设“聚焦高素质人才培养”栏目。 围绕人才培养的重点问题,从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育类型、不同培养环节的角度,开展全年系列报道,探讨“教育强国建设”从多个维度。 什么是时代话题,努力为强国系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如何破解工程人才培养困境》是我们的第一个系列。 也欢迎来电洽谈。 ,等待你的发言。

——————————

“工程科学”正在成为一种持续受到关注的教育现象。

近日,曹德旺等25位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名发表文章指出,“工程科​​学”亟待扭转,“重论文轻实践”的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影响我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变的步伐。 他们号召更多的工科师生到工科第一线去解决实际问题。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几乎所有开设工程类专业的高校都参与了一场改革——卓越工程师的教育与培养。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版,2017年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明确提出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各类人才。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服务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

去年,在去年召开的“中国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到,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位居世界第一,已培养数千万人的工程技术人才。 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涌现,支撑着制造大国的建设和发展。

此次改革卓有成效,催生了“天大计划”、“成都计划”、“北大计划”等新兴工科学科建设的典型模式。 然而,令许多教育工作者担忧的是,前进的道路上仍存在诸多障碍。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58届、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工程教育主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军表示:“我们要认真总结还存在哪些问题。比如院系设计、学科设计等。这种组织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教育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障碍。”

站在人工智能与其他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历史交互点上,工程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什么? 学生、教师和大学管理者如何看待“工程科学”这一现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位与工程教育相关的学生、教师和高校管理人员,探讨如何落实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共建面向行业的未来工程师培养之路。

实验室“无解”的现实问题

张云(化名)在某211学院学习自动化。 他的毕业设计是研究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但实际上,张云从未接触过真正的机器人,大部分数据都是通过软件模拟出来的。

在张云看来,这种现象尤为“普遍”。 比如,周围同学的毕业设计,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无人机展开的,并没有人真正拿无人机去研究。 在这位工科大四学生看来,毕业论文的制作非常“工业化”:根据知网的论文模仿介绍,然后构建一个“相似但略有不同”的建模,模拟控制器设计通过软件。 “全校很多同学都是纸上谈兵,毕业作品同质化非常突出。”

这不符合张云申请工科专业的初衷。 在填写高考申请表时,他想自己设计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而不是进行纯理论研究。 进入大学后,学院在编程等课程之后安排了实践课程,让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张云的印象中,有一门单片机课程非常有趣:课上,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辆小车,可以进行红外避障和路径跟踪等操作实验。 尝试操作汽车。

张云很喜欢这门课。 在他的期待中,实践课应该是用实物来操作,而不是躺在课桌上根据公式推导,最后在软件模拟中完成课程。 但他感到遗憾,“只有这门课是这样进行的,其他课程的期末作业都是论文,包括毕业设计。”

在中国高博会工程教育系列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教授向从事工程教育的高校教师提出了一个话题,“什么是工程问题?”

创新发展 论文_楼宇自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_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论文

在他看来,工程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可靠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他认为,无论是普通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应该教给学生真正的技能,即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谭建荣院士大学毕业后曾在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 作为负责抽检的技术人员,必须对机器轴承、尾座等细节非常熟悉,否则在日常工作中很难说服工人。 “我们需要培养动手能力,才能真正解决技术问题。” 谭建荣院士担心,一些课堂缺乏产教融合理念,对学生大脑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

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在天津召开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上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培养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工程技术人才类型服务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洪军,从事工程教育30余年。 他一直关注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之间的不一致。

从教学的角度,他认为,工科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一定要到工厂实习,解决企业生产线上的问题。 作为一名高校管理者,他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调整传统专业的培养方案,以适应新时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大学的实践环节如何对接产业变革的方向? 如何打破校园模拟实验室与真实企业生产环境的差距?

令这位“教学老手”担忧的是,如果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学校培养的工程人才可能难以完全匹配当前制造业需求。”

不少工科教师正在走向“科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某高校教师招聘网站上搜索发现,部分高校在青年学者招聘中明确表示“取得了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重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学术潜力,学术水平在学科领域同龄学者中名列前茅。” 部分高校在提交申请材料时要求,“原则上近5年提交不少于3篇代表作,申请人为第一作者或主要通讯作者。(包括论文、著作、专利、艺术品等)”。

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王晓华直言:“高校基本上是看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选人,而不是工程能力出众的老师。这逐渐带动了到工程科学。”

王晓华进一步分析,高校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论文因素的影响,给高校和教师带来了压力。 从人才选拔阶段看,高水平大学根据SCI论文发表数或影响因子高的论文数招聘教师。 从教师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将大量时间花在工程问题的教学和实践上,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发表高水平论文,评估和晋升也会受到影响。

作为未来科技学院执行院长,王晓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学院一直在引导教师研究前沿技术,发现可突破的科学问题,结合论文产出与工业技术研究一起,试图不断打破工程与理论之间的壁垒。

他提到,学校用布局来解决工程教育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希望能打个样本来回答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题。 “不过,要走的路还在探索中。”

根据教育部官网信息,教育部在12所高水平大学设立了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旨在未来10年发展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 -15年,试图打破传统学科壁垒。 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未来科技领袖培养模式。

李家军还关心另一个核心问题。 在新工科改革中,如何制定新的教师评价和考核体系是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转变后的关键问题。 他曾经注意到,在一所大学里,20多位老师参与一门课程的教学,涉及的院校范围很广。 在他看来,如何调整考核体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高校的工科教师不仅在申请就业时面临科学化招聘标准的困境,如果再往前走几年,科学化的趋势早在博士培养阶段就已经逐渐显现.

西北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伟也考虑过博士培养的问题。 每年在网上评估博士论文时,他都会陷入两难境地:专业博士学位和学术博士学位的评估标准有什么区别? 专业博士的成绩是否应该侧重于实际需求?

但他坦言,自己不敢做改革尝试,“怕论文抽查不通过”。

论文压力下的“连载集”

大连某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张晓(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在报考研究生时选择了人工智能方向,学院当年招收30余名学生,均来自985本科院校。 他们在实验室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科研和写论文。

他曾私下和同学聊天,发现有些同学不想从事科研,但老师指导时,他会以博士培养的方式,引导大家完成科研任务。 一系列的问题由此而生,“不想做科研就得花很多时间,做工程项目也没有机会,到处碰壁”你找工作。”

在学习通信系统相关课程时,张晓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考试中没有考虑噪声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设备中难免会出现噪声。 在他们的培养计划中,实践课的学分往往只有0.5分,而理论课却能占到6分的高分。 “大家都觉得花时间在实践课上吃力不讨好。”

四川大学教务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中青网、中青网,在以论文为指挥棒的引领下,教师需要产出一定数量的论文,并保持一个稳定的输出,难免要带学生一起完成,自然会占用学生的实践时间。

老师还发现,近年来在企业招聘中,有一些工科硕士和博士生因为没有几篇像样的论文而被企业拒之门外。

“企业招聘时对论文有要求,本身没有问题。” 在这位老师看来,系统的论文训练可以帮助工科学生理解基础理论,为后期的技术突破埋下种子。 然而,这种相对单一的评价方式可能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持有很多专利,没有时间完成一篇论文,这个宽容度还能留多少空间?”

从学生的评价和评价来看,老师认为还有一个矛盾。 如果工科学生不靠论文来评价毕业成绩,那么应该用什么指标来评价学生培养的效果呢? 如果根据实际结果来判断,是否会存在评估方法是否科学的争议?

此前,科技部联合召开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启动会,部署推进《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重点关于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倾向。 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改革试点,面临人才评价改革实施难度大的问题。

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卢福平告诉中青网、中青网,国家设立工科硕士专业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但随着高校教师承担项目的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项目的帮手,逐渐以学术大师的形式被培养出来。 “不过,从教育体系的设计来看,工科硕士到专业博士的路径是敞开的。”

“你不能为了发表论文而写论文。” 卢富平认为,当问题被发现后,“重论文轻实践”的趋势会逐渐扭转。

企业无法融入“工程课堂”

一方面,工科学生想摆脱论文束缚,另一方面,企业对工程创新人才的渴求。

以人工智能行业为例,根据百度和浙江大学2022年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白皮书》显示,目前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缺口高达500万,而在复合型人才水平高,人才紧缺。 会长期存在。 此外,2017年,中国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也显示,2020年我国十大重点制造业人才缺口将超过1900万,并接近2025年3000万。缺口率高达48%,而且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重庆工业大学副校长何建国观察到,企业无法融入“工程课堂”的最关键因素是高校用什么吸引企业进校园。 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高校不能为企业创造有效价值,产教融合的理念就很难持续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除了育人“学校热、企业冷”的困境,何建国认为楼宇自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还存在多重困难:一是高校在创办产业院校的过程中,照搬传统高校的办学思路。高校,将学生局限于课堂,只能在生产实践、毕业设计等少数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学生无法深入接触产业技术,企业也无法获得宝贵的智力支持来自新势力。

此外,教学大纲的改革也非一日之功。 何建国提到,学生根据经典教材学习理论知识,但现行教材内容老化,课程体系与新兴行业的知识技能不匹配。 学生自然无法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无法参与实体企业。 在实践中。

在一次调研中,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林庚荣与一位企业负责人交流,对方反映,“如今,企业急需大量具有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操作能力,但学校的实践教学与现场有很大的差距,高校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林根荣担心,企业发展日新月异,学校的人才培养难以在短时间内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调整,跟不上技术变革的速度。

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委员会2022年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大学生人才现状研究》中指出,预计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才净缺口我国的联网车辆将超过 23,700 辆。 涉及车联网相关专业的高校本科生人数估计只有7300多人。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大学生人才严重短缺,人才培养速度明显落后于网联汽车发展的整体速度。

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背景下,打破“工科”潮流,培养优秀人才已成为重要的教育课题。未来工业发展的工程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国家战略人才建设,着力培养更多的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人才,杰出的工程师,伟大的工匠,高技能人才。”

不久前,教育部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在研究生教育中,工程学位类别由1个调整为8个,形成了涵盖14个学科类别、113个一级学科的学科目录, 以及 47 个专业学位类别。 ,涵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4月,在重庆,一场工程教育分论坛结束后,观众纷纷离去,来自黑龙江、安徽等地高校的教师聚集在讲台附近。 他们向演讲嘉宾王晓华询问了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研究院的经历。

在回答了如何吸引龙头企业研发中心落户高校、如何鼓励教师进企业等一系列问题后,王小华表示:“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师和高素质的创新领军人才,推动高校发展。教育强国是一个战略问题,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希望能为国家解决问题。

中青报·中青报见习记者杨杰记者叶玉婷实习生王浩坤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9年1月7日,江阴华纺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紧密纺装置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促进我国纺织工业升级重大技术进步奖”纺织工程学会。 2008年10月,华纺公司还被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认定为首批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 ). 来肯定科技创新成果。

江阴华芳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以研发投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华芳人心里明白,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公司继1995年开始生产国内第一台电子式分条整经机后,于1998年推出国内第一台智能型分条整经机。2001年11月,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开始在环锭纺锭子上紧密合作纺纱技术与设备项目研究。 2005年华纺紧密纺装置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结果为:国内首创,紧密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同年,由于在紧密纺系列产品研发方面的突出表现,华纺科技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江阴楼宇自控创新服务公司,公司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生产。

华纺公司成立十多年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发展理念。 除了与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外,还致力于自身的科技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特别是近五年来,公司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省火炬计划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发展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高新技术产品3项,公司拥有专利27项。 华纺主要产品连续四年获得江苏省纺织科技创新奖。

目前,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华纺科研团队研发出全新国产原装阿克明斯特地毯织机,并与江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刺地毯机器人。 (鲍健)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1 Copyright 2021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