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白洋淀,天高云淡。
自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以来,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蓬勃发展。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密集型经济区优化发展新模式,调整优化北京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京津冀区域,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历史意义。 其中,面对未来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构建智能、便捷、高效的能源网络对雄安来说十分重要。 两年多来,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统筹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为新区绿色智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之城”。
智慧:掌控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端的每一个环节
深秋的红叶,把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衬托得格外美丽。 这个智能、绿色、可生长的园区是雄安新区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城市建设项目。 主要承担政府服务、策划展示、会议、企业办公等多种功能。 无论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投入使用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都探索形成了国内建筑的创新“试验田”和未来城市的“样板示范区”。
走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处处都能感受到“智慧城市”的缩影。 京东无人超市、百度无人车、透水植草砖……这其中,电是基础支撑,也有着“智能”的基因。
在这个总建筑面积9.96万平方米的园区内,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在园区内部署了51台地源热泵、2座能源站、200多个充电桩,为园区内的园区提供综合能源服务。公园。 其中,地源热泵、冷热储能、废水回用为园区供冷供热,实现了园区能源的绿色循环利用。
面对近10万平方米的园区级综合能源项目,如何协调电、热、冷、水等多种能源,确保建筑供能和充电桩运行的安全稳定? 雄安新区供电公司综合应用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开发了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CIEMS)。 该系统通过园区内设置的2400多个能源信息采集点自动协调控制所有能源系统,实现横向“水、电、气、热、冷”多能互补控制,纵向“源-网络-负载-存储-人”高效协同。 “该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多能流管理等先进技术,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控制全过程的管理和应用,是能源系统的神经中枢。市民服务中心整个能源生态,为市民服务中心提供能源、冷、热、热水等综合供应与监控、智能调控、需求响应、能效分析等综合服务。” 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研发人员佘家驹解释道。
雄安新区国电交通办主任胡志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通俗地说,CIEMS就像是园区的‘智慧大脑’,综合监控、智能调控、分析决策、智能运营园区配电系统、能源站、建筑能耗的维护和维护,CIEMS可以管控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终端的每一个环节。
此外,CIEMS系统还是园区的“能源卫士”。 一旦园区能源系统发生故障,不仅可以辅助设备运维人员进行故障自动识别、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影响分析,自动给出故障处理建议,还可以对人员、物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和车辆。 实现智能派单。
记者了解到,投入使用后,通过对园区内部能源的智能化综合管理,仅电能一项,CIEMS每年可为园区节省10%的运营成本。
此外,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以建设全国首个“泛在电力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城市”为目标,加快城市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研发,全力推进CIEMS系列项目研究部署,建设宜园宜城。 校园、医院、城市综合体等多场景智慧能源管控平台,为不同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今年9月12日,河北省首个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中学项目、雄安新区首个永久性住房建设项目——雄安新区雄县第三高级中学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生正式入学。 同时,首个校区级CIEMS系统在雄县三中成功上线。 在学校监控室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与市民服务中心的CIMES系统相比,校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界面更加简洁明了。 通过能源分析,引导客户智慧用能,节约能源。 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还与百度、华为等公司联合编制了“智慧教育”和“舒适校园”模块,通过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检测,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和其他数据。 学校物业负责人说:“这个系统让很多数据一目了然,方便了我们的管理。尤其是报警器的快速定位功能,可以最快的时间发现哪里有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整个校园更加安全。”
针对雄安数字城市的发展要求,未来CIEMS系统将融入雄安智慧城市系统(CIM),充分发挥枢纽、平台、共享的特点,发挥更大作用在城市智能绿色能源利用方面。
CIEMS系统是国家电网服务雄安新区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能电网的一个缩影。 集中力量,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安全、最环保的技术,科学规划雄安新区电网建设。 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电气化水平世界领先,使雄安电网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智慧城市。 电网是雄安新区未来电网的发展目标。 构建高度电气化的新能源体系,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泛在的电力物联网将使雄安更智能、更绿色、更宜居。
物联网:集中整合电网建设所有信息
今年年初,《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相继发布。 这标志着雄安新区规划蓝图已经绘就,这座“未来之城”将从顶层设计阶段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在城市建设中,电力是第一位的。 随着各项标准和技术的不断成熟,雄安电网建设也将全面提速。 8月20日,雄安新区电力规划设计服务中心落户雄安设计中心,这不仅标志着雄安新区电力规划设计服务中心的正式挂牌成立,也意味着雄安电网的转型升级从规划到全面建设。
雄安新区电力规划设计服务中心是由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国网北京经济研究院、中国电建上海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建河北电力设计院共同打造的电力规划设计平台。 通过电力规划设计一体化单位的优势资源实力,打造雄安新区电网规划设计研究的“中央厨房”。 》雄安新区电力规划设计服务中心将紧跟新区开发建设时序,加强与雄安设计中心入驻单位的工作对接,深化业务交流,汇聚更多更好的电力规划设计资源雄安楼宇自控,全面服务雄安新区世界一流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为新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辅助支撑,为绿色智慧新城建设贡献力量雄安新区供电可靠性高、电气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 中心主任、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规划中心主任赵树军说。
面对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的艰巨任务,为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质量和进度,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为雄安电力开发了数字化工程管理平台(EIM)基于建筑信息模型 (BIM) 的网格。 并配套建设雄安电网工程建设指挥中心。
为推动科研成果尽快落地,为雄安电网后续大规模建设提供实践经验,雄安电网数字化工程管理平台已在2018年珠河110kV变电站应用。河北正定人。
雄安电网项目建设指挥中心工作组组长韩阳一一向记者展示了EIM平台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物资管理、智慧工地等10大功能. 韩阳告诉记者,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会佩戴带有录像功能的安全头盔,通过人脸识别闸机进入工地。 施工现场摄像头全天候无死角采集现场施工情况,对人员的异常行为进行实时声光报警; 气象传感装置与现场抑尘喷水灭火系统、雾炮机车联动。 一旦空气质量指标超标,将自动开启智能抑尘……在EIM平台上,集中整合16个终端采集设备,人员信息、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整体进步无处不在,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全感知成为现实。
记者从大屏幕的动态画面中看到,河北省正定珠河站110kV变电站工程,通过全过程三维可视化设计,实现了“先虚后实,先虚后实”。确定真实”,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偏差,提高了施工效率。 管理精益化水平得到提升,这些变化最终将推动电网设备从实物资产管理向数字资产管理转变。
数字化带来的变化不仅是工程质量,还有建设速度。 韩阳告诉记者,以往110kV变电站建设工期一般为10至13个月,而正定珠河110kV变电站建设时间将在110天左右完成。 “每个电器元件的位置、施工人员的作业位置都一目了然,极大地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
目前,雄安新区110kV及以上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采用雄安电网数字化工程管理平台,并在借鉴正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完善珠河110kV变电站建设。
不仅可以对电网项目进行智能管控,未来在雄安智慧城市系统建设中,EIM平台将与雄安智慧城市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在国内首次探索智慧城市系统与电网在一张图中的建设、融合与应用,实现现网、在建网、规划网“三网合一” .
分享:创新合作拓展泛在电力物联网“朋友圈”
进新区这两年,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何以从当初15人的白手起家,如今在电网规划、能源服务、科技攻关等各项工作上初见成效创新,并已成为河北物联网泛在电力? “雄安模式”?
作为最年轻的供电企业,雄安新区供电公司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不断扩大“朋友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企业发展部署,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与国家电网“三大院落”的交流合作中国总公司,并协助8家产业单位落户新区,形成服务新区发展联合工作组。
不仅如此,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也将触角伸向了外部,先后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高等院校、阿里、百度、腾讯、华为、格力电器、中交建、中国节能、雄安集团等知名企业,共40多家单位建立了高效的合作机制; 并联合发起成立的“雄安市发电与发展研究院”、“雄安智能交通研究院”、“雄安能源互联网应用产业技术平台创新联盟”、“雄安安全公寓联盟”等组织已初步形成了“两所、两联盟、一车间、一实验室”的工作新格局,初步建立了开发、生产、应用为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同时,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聚焦绿色交通、智慧家居、智能互联等领域搭建小微企业孵化平台,探索构建生活聚合式企业共生发展模式,打造国企龙头民企,郁郁葱葱的绿树下,共同服务新区企业发展环境建设。
据了解,进新区以来,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共开展对外调研1000余次,接待调研500余次,内外参观交流近5000次。
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开放合作的工作氛围,高频高密度的对接交流,带来了创新成果的涌现。 其中,“绿能魔盒”直流房屋、直流智慧路灯、低压直流教室等示范项目,以及一系列低压直流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在国内低压直流领域。 雄安供电公司供电管理中心副主任张龙海说:“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清洁能源的发展,使用低压直流系统更加方便、安全。因此,低压直流系统更符合趋势。”
在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大院内,正对大门的办公楼前有一面写有60家单位名字的企业合作墙。 在企业合作墙灰色的基座上,写着“过去的一切都是序幕,让我们绽放于光辉岁月”。 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激励着这里的年轻人怀揣梦想,勇往直前。 未来,一批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创新项目将陆续落地雄安,将国家电网的智慧融入新区智能化发展,为国家电网提供解决方案。
7月14日,从经济发展看,杭州高新区可谓“优等生”。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高新区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1年加入“2000亿+”俱乐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2.6亿元,增长11.3%。
在高新区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500多栋写字楼、6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10万余家市场主体。 典型园区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成为高新区用电的主要领域。 在全区年最大负荷超100万千瓦、年用电量40亿千瓦时中,上述入驻企业的商厦占用电量的70%以上,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为约318万吨。
如何做好商业建筑这个用电大户,进一步节能减碳,一度成为这位“优等生”的困惑。
2019年,杭州高新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启动建设园区轻量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通过“1个试点+1个账目”盘算节能减碳主攻方向。
“‘一个试点’是指我们在人工智能产业园完成了首个节能改造试点杭州 楼宇自控,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和员工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年均节能率超过20%,负荷控制能力超过20%、30%。” 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立生介绍。
据了解,该试点项目是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滨江供电分公司与杭州北联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率先打造“云网一体化、系统集成、战略布局”。共生、多端联动"
、全息感知“绿色智慧低碳建筑轻量化改造解决方案,通过“一区一策、多区结对、分类分工”打造城市级、区域级低碳建筑群,实现“环境全感知、分析全实时、全智能策略、全自动化控制、全效果反馈。”
“对于市场侧,试点主要解决成本与效率的平衡问题;对于入驻企业,解决节能减碳、降本增效的问题;对于政府侧,主要解决主要问题是方向不明、能耗数据不全、责任不明确、碳减排挖潜难。 杭州高新区发改局负责人说。
其解释说,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园用能物联网数据系统改造采用轻量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方式,投资小(每万平方米约15万-20万元) )且建设周期短(两个月建设期),性价比高(一年内收回投资),“能源利用互联网+云平台”改造对入驻企业正常工作影响不大. 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化终端和平台,长期接入区内8万多家企业的能源数据,将助力政府部门精准开展能源消费双控、碳排放交易、能源计量监管。
在此基础上,这一轻量化低碳节能改造项目正被杭州高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建筑推广应用。
例如,去年11月,华数数字电视产业园对某楼层的VRV中央空调设备进行了能耗监测和节能改造。 通过传感和控制设备的部署,引入智能场景管理和物联网平台联动,实现空调设备的统一接入和智能管理。
从效果来看,今年1-3月,平台执行无人停机策略294次,智能调整2624次。 空调采用节能策略后,低温寒潮时可节电40%,长期使用可节电30%。
杭州高新区试点也算出了节能减碳的“三本”。 即核算高新区和老城区节能减碳“主攻方向”的“节能账”,挖潜保电“新锚点”账,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双赢的“新模式”。
“比如,在节能主攻方向上,工业园区商业建筑节能最为重要。如果按照试点节能率17%计算,全区可减少用电量428%。”全年上亿千瓦时,占全区年用电量的10%以上。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滨江供电分公司总经理李洪说。
杭州高新区由此找到了节能减碳的典范——写字楼电网物联网的数字化、轻量化改造。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绿色低碳办公建筑是主城区、老城区、高新区实现碳中和的重点和重点。 浙江省能源工业联合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扬表示,中国作为工业大国,一直致力于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 但在主城区和老城区,绿色建筑和绿色公园的节能模式已经走在欧美国家的前列。
杭州高新区建设绿色低碳写字楼,是探索主城区、老城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积极有益尝试。 建筑节能模式将成为节能减碳的新路径、新工具。
着眼未来,王立生表示,杭州高新区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打造节能减碳的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包括全景展示、能源监控、精细化管控、数字化智能双碳、创新场景、项目管控等应用场景。 同时,加快推进商业和公共建筑能源物联网轻量化数字智能化改造,将所有节能改造项目接入上述数字化智能平台,从多方面构建多维数据。基本属性、用能属性、效率与贡献等指标体系。
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认为,在主城区、老城区、经开区、高新区,物联网数据系统改造和智能控制平台推动商业写字楼用电、用气、用水,建立共同参与投资。 构建经营管理和利益共享共同体,推动商业建筑节能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全面智能化治理体制机制重塑,是贯彻落实浙江省委数字化改革部署的实际行动委员会和省政府。
“实践证明,统筹‘能源利用物联网+云平台’数据体系建设运行、数字化监管联治体系和制度创新是切实可行的,非常有效。” 毛光烈说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