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小悦:“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研究与探索

发表时间: 2022-03-08

【硅谷网9月22日】原文发表于2012年第15期《硅谷》杂志。文章称,随着全球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应用,“智慧园区”建设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多个优秀园区率先建设智慧园区。本文从关注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智慧园区的特点,阐述了对“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假设。

关键词: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研究与探索

1 对智慧园区的理解

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体现。其体系结构和发展模式是小区域智慧城市的缩影,体现了智慧城市的主要系统模式和发展特点。它也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同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是广义上的城市信息化。即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劳动和社会保险等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城市信息化。国民经济和社会。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种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园区的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打造一套超软为公园供电。智慧园区的着力点是“智慧”:一方面,综合应用除真实园区环境外的各种IT网络技术,通过线上虚拟园区等实施方式,加强园区内的互动交流和管理能力增加公园的知名度。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园区管委会、政府、园区企业等资源整合能力,整合和推广园区各方专业资源,打造科技整体强势品牌。公园。

从技术角度:智慧园区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和整合城市运行状况,构建未来城市的信息化基础,有效支持城市发展。

从应用来看:智慧园区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智慧园区带来的改变,并不局限于理念范围。规划管理、社会、民生等七个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变化。

2智慧园区的特点

智慧园区,因为“智慧”,不再停留在园区的数字化层面。符合要求的智慧园区需要具备“以人为本、全面感知、内生发展、智能协同”四大特征。

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与个人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关注人的发展,实现面向未来的数字包容,让园区人类生活更美好;

全面感知:通过感知技术,对人和物体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感知和互联,形成无处不在的智慧信息源;

内生发展:园区形成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围绕这种内生的发展力量,城市的各个要素实现了自适应、自我优化和提升;

智能协同:实现泛在信息的无缝对接,协同联动是园区实现智能化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智慧园区不仅仅是我们最初推广的无线城市和数字城市的概念,而是一种集“智能”与“智慧”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形态。因此,一个成功的智慧园区必须具备智慧园区的四大特征,从根本上实现智慧园区“集成、服务、创新、协同”的目标。

3“智慧园区”顶层设计

在传统的公园体系中,公园由各自职能的独立部门建立和管理。然而,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预算紧张、基础设施利用不足,尤其是传统管理方式无法从综合、联动的角度来管理园区,这些问题正在给园区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经理。压力很大。建设智慧园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模式,将园区视为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的单一系统,而不是一个自成一体的系统。一个完美的智慧园区就像最高的生物,人类,能够感知周围和内部的变化,通过神经传递这些变化,经过大脑处理后,做出整体决策,向身体各器官发出指令。执行。

“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制定将确定规划的高度和边界。在顶层设计阶段,框架设计包括五个部分:园区基础设施层、园区智能感知平台、园区应用支撑平台、园区信息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系统、信息标准体系。框架设计是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系统高层设计的起点。基于的顶层架构的逻辑视图如下图所示:

3.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园区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层,包括地块的驻地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包括公共区域的无线局域网和局域网;通讯机房,包括商务区公共通讯枢纽机房、小区内密集通讯机房、楼层机房;小区信息管理中心,包括通讯室、资料室、安保控制室及配套服务设施等设施。

3.2个智能感知层

智能感知层是园区的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层,包括园区的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源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源监控系统、智能会展系统、智能抄表系统、安防控制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会议系统、有线卫星电视系统、应急广播系统、智能微电网等。智能感知层通过广泛分布的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RFID)和嵌入式系统,使物理实体具备感知能力;这部分类似于人体的神经末梢和神经元,主要用于收集城市中的各种信息,并将信息展示给城市的各个成员。核心要素包括传感器、RFID 标签和阅读器、摄像头、GPS、移动终端、信息亭、多媒体电话、个人电脑、电子广告牌等。

3.3网络通信层

网络通信层是园区内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层,包括支撑商圈应用系统的管理信息网络和各种智能感知系统的信息传输网络。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形成的宽带泛在网络,全面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泛在智能互联。 ,无缝连接。在“智能校园”环境中,移动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视频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通信媒介,工作空间(设备、应用程序和位置)的边界正在模糊,这些趋势和重要转变要求网络将所有东西连接在一起,以便跨多种业务模式访问内容和信息,加深客户关系智慧园区概念,提高生产力和灵活性,并改善生活质量。

3.4 支持平台层

支撑平台层是商圈园区的数据集中存储和应用支撑层,即园区的大脑。这是一个综合、统一的一、互联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将信息采集与展示模块获取的信息进行传输处理,同步协调各园区管理与服务运营机构,实现各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互操作性、作战集成和统一指挥。包括门户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对外接口等。智能园区的支撑平台包括智能园区运营管理平台和智能园区虚拟服务平台。其中,智慧园区运营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视频监控、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运行和安全应急的监控,提升政府精准管理能力,让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智慧园区虚拟服务平台 通过提供智慧商务、智慧商务、智慧会议、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等一系列应用服务,让服务更加便捷,有效提升企业和居民的满意度,有利于城市发展在民间的成功。

3.5 应用系统层

应用系统层是园区的信息服务提供者层,包括环境监测管理、智能交通管理、能源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规划建设管理、电子商务服务、电子物流服务、e-政务服务、智能小区信息服务等。这部分类似于人体的重要器官,用于管理和服务城市的方方面面,丰富市民的生活。核心要素涵盖城市的八个重要领域,包括:政府、医疗、教育、零售、办公、家居、运动休闲、物流。这些领域相辅相成,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促进沟通,并提供各种重要的资源和专业服务。

3.6 标准体系和保障体系

标准体系和保障体系是商圈智能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包括组织架构、制度、资金、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从ICT基础设施的角度,将感知层和传输层的资源有机整合,形成智慧园区建设和实现的技术支撑。建议采用核心网+社区网络模式,实现组网灵活,传输覆盖安全可控。

从公共平台的角度,建议在通用数据处理和共享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两个核心功能平台: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和智慧园区业务运营平台。在这里,应用支撑平台定位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窗口。智慧园区商业运营平台专注于服务市场化运营,引导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孵化与发展。

从应用层来看,“智慧园区”将按照聚焦重点区域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中短期规划,制定明确的阶段性建设内容、突出重点、突出秩序,科学合理逐步推进“智慧园区”全面建设实施。

4 结论

智慧园区顶层设计是智慧园区发展的关键一步,在规划初期就应充分考虑。本文仅基于笔者的理解,在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上已经做了部分研究工作。每个园区的属性可以灵活调整,但“融合、服务、创新、协同”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关于作者:

肖悦(1982-),男,上海人,硕士研究生。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1 Copyright 2021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