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家电巨头美的集团,还是公司创始人何享健,都在资本市场上拥有很高的关注度。 上市多年、一直比较低调的美的集团,从2020年开始在A股开启“扫货”模式,如今美的集团又出手了。 受美的集团将接管的消息刺激,科鲁电子()5月24日复牌,涨停“一只”,股价报4.54元/股。 随着科鲁电子的加入,美的将进一步扩大产能。
经北京商报记者梳理,2020年和2021年,何享健先后拿下和康新能源、万东医疗两家A股公司,如今又将科鲁电子加入“购物车”,看来已维护一年。 韵律。 除了何享健,他的儿子何建峰在A股市场的知名度也比较高。 目前为盈峰环境、华录百纳的实际控制人。 实际控制6家A股公司。 此外,美的集团也在推进旗下子公司的IPO。 公司控股子公司美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智光电”)目前正在创业板排队挂号。 .
科鲁电子复牌涨停
易主方案敲定,科鲁电子于5月24日复牌,涨停。
交易市场显示,5月24日,科鲁电子以4.54元/股的涨停价开盘,全天涨停收盘。 公司总市值63.94亿元。 截至当日收盘,仍有53万余单买单排队买单,全天总成交额544万元。
据了解,因筹划易主,科鲁电子于5月17日开始停牌。5月23日深夜,公司正式披露易主计划,接管人也一并公布. 它就是家电巨头美的集团。 独立经济学家、中企资本联盟理事长杜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接盘能力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相应的公司股价涨停也在市场预期之内。 里面。
就所有者变更方案而言,包括表决权委托+认购增发股份+股份转让+股份转让选择权。 截至目前,深创投为科鲁电子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美的集团将持有上市公司29.96%的有表决权股份,按发行上限计算,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美的集团。改为何享健。
资料显示,科鲁电子于2007年3月进入A股市场,公司目前主要从事三大业务:智能电网、新能源和能源综合服务。 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智能电网为科鲁电子贡献的收入较多。 2021年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24.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63%。
针对本次控制权变更,科鲁电子表示,有利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为公司长期战略发展布局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公司与股东利益的协调发展。优势资源。
财务数据显示,科鲁电子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公司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亏损,2020年扭亏为盈,但2021年公司再次陷入亏损,当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6.65亿元。
此外,在扣除非现有费用后的归属净利润方面,科鲁电子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亏损,分别约为-1.22亿元、-12.41亿元、-17.81亿元、-320亿元、-60亿元。 十亿。
今年一季度,科鲁电子实现归属净利润和扣除不存在净利润后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700万元和-5424万元。
何享健父子将控制6家A股公司
如果成功拿下科鲁电子的控制权,何享健父子还将控制6家A股公司。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以来,何享健的资本野心初露端倪,美的集团A股资金动作不断。
时间回到2020年4月,美的集团首次扩大A股版图。 美的集团旗下美的暖通通过股权+表决权受让成为和康新能源的控股股东。 美的集团成为上市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 何享健成为实际控制人,当时一共花费了7亿多元。
也是在上述股权变更完成后,何享健正式成立美的系,并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
拿下和康新能后不到一年,美的集团又出手,看中了万东医疗。 2021年2月,万东医疗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鱼跃科技、实际控制人吴光明、股东鱼榕与美的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同意美的集团受让公司合计1.57亿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的29.09%。
2021年5月,上述交易完成工商变更,万东医疗控股股东变更为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何享健。
如今,加入万东医疗一年后,美的集团又将科鲁电子加入了“购物车”。
从业务上看,美的集团是中国家电行业巨头,涵盖智能家居事业群、工业科技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五大业务板块的全球化科技集团,和数字创新业务。
合康新能专注于高端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 其中,高端制造包括高压逆变器、低压逆变器等,与美的集团具有一定的业务协同效应。
根据合康新能源2021年年报,2021年10月,美的集团对外发布绿色战略。 在此战略背景下,公司开始积极布局新能源储能相关业务。 而对于收购科鲁电子,美的集团也表示,旨在加大能源管理和储能产业。 投融资专家许孝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A吃A”的案例屡见不鲜。 一些扩展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进入万东医疗,是美的集团的一次跨界,属于医疗领域。
还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盈峰环境和华录百纳的实际控制人何建峰是何享健之子。 就公司未来资本布局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美的集团秘书室采访,但无人接听电话。
子公司拟分拆上市
除了在A股“扫货”,美的集团也在推进旗下子公司的自主IPO。 2021年6月,美的集团旗下美智光电正式开始冲击创业板上市,IPO招股书于当月29日获深交所受理。
据了解,美智光电是一家专注于照明及智能前装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商业地产、教育医疗、城市交通、工业生产等场景。
美智光电表示,美的集团直接持有公司50%的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美的创投间接持有公司6.7%的股份,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56.7%的股份。 为公司控股股东,具有绝对控制权。 全、何享健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此次谋求创业板上市,美智光电拟募资5.06亿元,将投入智能前装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质量检测中心建设、研发中心建设等。中心,渠道建设。
从本次IPO历史来看,美智光电受理不足一个月,2021年7月24日进入询价状态,随后2021年10月21日、2021年12月10日第一、二轮询价回复分别披露。
今年3月31日,因IPO申请文件记载的财务信息已过期,需补报,美智光电发行上市审核暂停,目前尚未恢复审核。
对于本次分拆上市楼宇自控上市公司,深交所也提出了相关问题。
据了解,美智光电董事肖力为美的集团财务分担负责人,董事董文涛为美的集团监事会主席,监事会主席吴德海为美的集团监事会主席。美的集团暖通与楼宇事业部财务总监,监事余志敏为美的集团国内审计负责人。 此外,美智光电董事长陆建峰过去一年曾在美的集团工作并领薪。
对此,深交所要求美智光电结合小李等人在公司日常经营中的职责,就公司能否保持财务独立、生产经营独立、人员独立等情况进行说明,并分析上述情况是否存在。事项影响其在公司公平履行职责。
中国北京,2023年1月12日——上海临港园区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发生诸多变革:从“只依赖市电”到“可再生能源接入和储能”,从“被动运维”到“主动感知”,从“高负荷、高能耗园区”到“绿色低碳园区”……
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施耐德电气与法士特智能电气的共同探索,微网能效顾问、数字能效专家、千里眼数字运维平台等数字软件正在“大显身手”:通过动态微电网能源顾问通过调整新能源发电和储能,园区每月电费降低40%; 通过POEM数字能效模块,用户可以获得准确的碳排放报告,每年可节省110万度电。 软件作为推动企业低碳化、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引擎,正在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绿色效益。
十年间,软件产业规模从2.5万亿元增长到9.6万亿元。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增长到14万亿元。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傅晓宇认为,在政策引导下,软件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 无论是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还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软件都将在数字化、双标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为企业发挥更大价值,带来跨越式发展。碳转化。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驱动业务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而企业要想从数据中挖掘更多价值,就需要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作为切入点。 施耐德电气认为,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是企业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中枢神经”——通过收集信息、分析计算、驱动系统,帮助企业实现软硬件一体化,结合规划实施。 全生命周期提升效率和减少碳排放的咨询服务,同时与数字生态各方协同创新,加速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兼数字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磊
随着中国企业双转型的加速推进,作为双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软件产业必须持续创新,加强针对各种应用场景的本土化创新。 深耕中国多年,施耐德电气不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2021年,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落户亦庄,依托集成化、绿色化、数字化的研发体系,实现敏捷研发和迭代创新。 从成立专门的数字化服务部门引领行业软件上云,到推出云化设备管理软件,从倡导线上线下混合云部署方式,到引领行业应用跨平台能力建设,在研发创新的支持下,施耐德电气正持续在从硬件创新到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创新,从实验室创新到场景与生态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浪潮中发挥引领作用。
软硬件一体化+咨询服务,持续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当前,软件行业正处于爆发期。 成千上万的行业既有共同的需求,也有独特的差异化需求。 软件产品的市场需求巨大。 与此同时,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创新正齐头并进,呈螺旋上升趋势。 高效与可持续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转型目标,正倒逼着软件行业将咨询与服务深度融合,不断迭代、创新、完善自身的数字化软件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开发软件,拥有强大且兼容的软件产品组合。 同时,以战略咨询为导向,依托强大的创新驱动力,将深刻的行业洞察融入软件组合,为企业提供从顶层规划到实施的具有差异化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如神石零碳在集团生物圈3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项目,施耐德电气以咨询为先、数字化软件及配套服务,帮助客户挖掘整体节能潜力18%-22%。 通过持续运行和维护,实现每年3%的节能,帮助客户实现碳中和目标。
IT+OT,场景化创新激发软件商业价值
在庞大的软件市场需求下,市场上涌现出许多同类软件。 企业购买软件后,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时候,如何“使用”软件比如何“开发”软件更为重要。 重要的是,软件要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才能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在施耐德电气看来,IT与OT的融合是软件发挥作用的基石。 在IT赋能企业的过程中,企业还需要行业知识的加持,梳理现有的流程和流程,将以软件为中心的数字化技术融入应用场景,实现产品和资产生命周期“看得见、可管”。 、可控、可用”,从而推动全产业链协同管理和流程优化,在实现全流程碳减排的同时,推动客户数字化价值落地,带来可衡量的价值。
近年来,创新模式也从以往的理论研究转向实验室研发,转向市场化尝试和产业化推进的长链串联模式,转向消费和产业需求驱动的短链平行模式。 施耐德电气致力于推动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实现“技术”产业化、“场景化”,依托软硬件底层创新,加快从实验室创新到落地场景的快速部署。 乌鲁木齐供暖、云南隧道等民生工程,现场施工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快速部署。 只有先在实验室进行创新开发,在现场快速部署,然后在类似场景中快速复用,才能真正缩短创新转化的时间和落地方式。
数字人才+生态协同,支持开放创新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和新场景的出现,企业必须始终保持开放创新的态度,不断迭代和优化自身的数字化和软件能力,为客户提供强大的数字化动力。 软件研发中心成立一年以来,对物联网平台进行了多次更新升级,提供了18项算法服务,云服务率达到99.9%,拥有18家技术合作伙伴,有力支持了施耐德电气在数字化创新领域的领导者。 创新离不开对数字人才的持续投入。 中心现有IT工程师120余人,其中7人获得数字“爱迪生”专家认证。
创新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武器,更具有赋能客户的独特生态价值。 打造跨组织的创新生态,汇聚不同领域、不同企业的人才,是未来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施耐德电气正通过与合作伙伴和终端用户共建的开发者社区,以及产业界的共同努力,推动大中型企业融合创新发展的绿色智能制造和绿色能源管理共赢计划,学术、研究和应用,不断壮大数字化生态圈施耐德楼宇自控模块,在驱动自身创新的同时,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全行业共享创新发展的红利。
在“软件定义一切”的趋势下,软件正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施耐德电气希望利用贯穿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软件体系,与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创新,推动软件与创新。 定义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