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浙商银行南昌分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总行党委的工作部署,开辟绿色通道,创新产品应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实企解难,以高度责任感 以使命感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为保障企业持续生产,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多措并举惠企帮扶。 一方面,加大对各类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为企业送去“及时雨”;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数字普惠产品、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铺设金融服务“快车道”,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急问题。
截至4月末,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各项贷款余额180.80亿元,比年初增加28.72亿元,增长19%,同比增加51.51亿元,增长40%去年。
主动满足需求
铺设金融服务“快车道”
为助力南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梳理疫情防控对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全力支持融资需求疫情防控重点企业。
“你们的业务效率很高,资金将在两天内到账。” 江西一家医药企业的融资负责人说。 据悉,这家药业有限公司是我省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 也是全省防疫物资储运定点单位和防护用品采购单位。 全力协助采购核酸检测试剂、混合检测软管等监测设备和额温枪。 、体温计、口罩等医疗物资采购储备工作。 面对快速增长的防疫医疗物资采购需求,公司面临短期资金周转压力。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了解企业相关情况后,主动对接,争分夺秒,多部门协同。 便捷的线上支付操作,让首批3000万元资金实时到账,确保一线防疫物资能快速、优质供应。
截至3月底,浙商银行南昌分行累计发放企业贷款11.2亿元,惠及各类企业50余家。
实现普惠金融
为小微企业送去“及时雨”
受疫情影响,部分小微企业主面临资金缺口。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把普惠金融做细做实,出台多项稳企惠企政策,持续为小微企业送去“及时雨”。
“上门服务有温度,暖人心,解忧解难。” 南昌市一家园林绿化公司的负责人殷先生在接到浙商银行南昌分行贷款的消息后连连表示感谢。
受疫情影响,这家园林绿化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江西楼宇自控创新服务,员工工资无法正常发放。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后,主动跟进,安排工作人员与园林绿化公司负责人进行视频沟通,指导企业在线申请贷款。手机银行,迅速批复发放信用贷款500万元。 解企业燃眉之急。
截至3月末,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6亿元,规模净增0.36亿元。 困难重重、还贷意愿强的小微企业灵活运用延期、借新还旧等多项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专注科技创新金融
为企业成长撑起“保护伞”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性强、轻资产、高成长性的特点。 他们是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是做强补链的关键。 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南昌分行积极联系省科技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了解我省“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九江阿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解铜箔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市场占有率位居省内前列。 近两年来,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良好。 但受疫情影响,流动性“吃紧”。
“疫情期间,有些原材料进不来,货出不来,很多客户拖欠货款,给企业造成资金困难。” 就在公司总经理忧心忡忡时,浙商银行南昌分行主动伸出援手,积极与公司沟通。 ,总分行联动,通过网上承销的方式,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6000万元,支持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发挥独特优势
当好服务发展“助推器”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着眼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造“科技+金融+产业+客户”的产业链科技与业务平台,以科技赋能金融创新,推动区块链订单链应用,数字信用凭证、集合融资等一系列企业解决方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直接性”,赢得了企业的好评。
突出链金融优势,强链补链。 围绕有色金属、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持续推进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和数字信用凭证的创新应用,助力企业盘活应收账款。 目前,全省已有20多家企业提供连锁金融服务,融资余额超过22亿元。
突出综合服务优势,扩大容量和覆盖面。 对内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对外加强与企业的交流。 今年1-4月,分行利用票据工具共开展直贴业务31.47亿元,支持各类企业通过超短融等投行债权融资工具直接融资达36亿元,并成功落地首个金融机构认证项目FTU海外债权投资业务1亿美元。
突出集合融资降本增效的优势。 通过推广应用“集合融资平台”,帮助企业盘活各类资产,降低融资成本。 截至4月底,该分行已为257家企业开通集合融资平台,累计发放超短贷86.44亿元,为企业节省利息超过2700万元。
牢记初心使命,彰显经济担当。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主动作为,创新服务,精准发力,不断增加信贷投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全力以赴助力江西经济强势发展。 (陈峰)
由于香港疫情反复,特区政府认为整体入院人数持续上升。 已启用的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的入住率已接近80%,已接纳超过6,500人。 因此,于8月19日正式启用启德社区隔离设施,以配合抗疫需要。 截至当天下午6时,已接诊轻症或无症状确诊病例约60例。
竹篙湾及启德均为中央资助的永久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由中建恒龙科技设计建造。 在本次援建项目中香港楼宇自控,医疗隔离设施中使用的MiC(模块化集成建筑)产品通过可靠的连接技术快速组合组装成整栋建筑,模块的结构、装修、水电、设备管线高效厂区内完成了卫生设施等所有施工程序,充分满足了平战结合、应急管控、疫情防控、应急工程等重点工程的需要。
中建海龙科技承担了中央帮扶社区隔离治疗设施建设10032个主体模块、7630个功能模块的生产运输重任。 为保质保量完成中央援建任务,中建海龙科技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2天完成图纸设计,7天采购5万吨钢材和上百种材料,召集超过10 天内 400 名经理和 5,300 名员工。 工人,在14天内将第一批MiC机柜发往香港。
就像搭积木一样,钢材在工人手中拼接成框架,然后提起传递给下一个人,加上屋顶、窗户……房子就成型了。 “一切井井有条,就像汽车生产的流水线”,中建海龙科技这样形容模块化集成建造生产线。 这些模块通过水路迅速妥善运抵香港并架设起来,成为在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社区隔离设施。
据中建海龙科技介绍,这种“一体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模式已成功应用于卫生站、学校、医院、写字楼、展厅、酒店等项目。 香港大学研究表明,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施工时间缩短了30%至50%,施工成本至少降低了10%,并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率100% 至 400%。
中建海龙科技并非第一次为香港承建模块化综合楼宇应急隔离项目。 在第五波疫情之前,他们已经“三战湘江”。 2020年以来,中建海龙科技先后落成香港首个新建检疫中心——香港鲤鱼门紧急防疫隔离中心SiteA&SiteB、香港首个大型检疫中心综合体——竹篙湾检疫中心1B、3B,全球首间全模块化一体化建筑负压隔离病房传染病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项目。
启德及竹篙湾项目充分考虑安全宜居、抗感染设计、防疫结合及后续使用等功能。 这些永久性的MiC建筑项目可以在疫情爆发时作为隔离治疗设施; 待疫情稳定后,可作为香港重要的后备医疗设施。 日后亦可就地用作社会过渡性房屋或搬迁,避免资源浪费。 中建海龙科技设计建造的这样一座低碳、环保、多功能的MiC建筑,或将推动未来建筑行业新一轮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