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医院是上海市首批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三级公立医院之一。医院占地面积46.7亩,建筑面积近12.4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650余张。美的建筑科技·美控智慧大厦作为上海同济医院的战略合作伙伴,与医院在智慧病房、运营指挥中心等相关场景进行了规划、设计、实施、运营和维护的迭代,逐步实现了医院的多个智慧场景。医院。中心落地,最终实现安全、高效、人性化、弹性化的目标。
图片来自网络
美控全生命周期咨询与实施
助力打造智慧医院模式
结合医院“十四五”规划,美的建筑科技·美控智慧大厦与医院共同规划了智慧医院——LIFE数字智慧医院的价值输出和技术架构。
针对医院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后勤跨系统运维、降低医护工作量的需求,美的LIFE数字智慧医院解决方案采用全生命周期设计与实施模式,构建感知互联物联网、集成平台、辅助决策。由算法构成的“大脑”运维指挥中心,打造了覆盖医院管理各个维度的平台,涵盖关键数据采集统计、后勤系统运行节点、能源消耗、应急响应预警、空间管理、智能病房和高效运作。实现院内设备、人员、事件的全面态势感知和跨系统可视化,
上海同济医院建设亮点
作为美康医疗的“灯塔”,上海同济医院的建设实践实现了医院从传统的“系统集成模式”向以业务为导向的“诊疗空间场景”模式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顶层设计和联合共创迭代、高效管理决策、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管理、有效智能协同”是理解这一实践的五个关键。
顶层设计与共创迭代
美控与医院采用顶层设计思维模式,在管理系统逻辑结构、专业系统层、综合中台层、应用服务层上采用了三层架构设计。专业系统层是智慧医院的信息化基础,系统集成中心是整个智慧管理系统的支柱,应用服务层是智慧具体功能应用的呈现。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美控也结合使用情况与医院不断迭代: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不断评估配置的合理性,开发新的应用;通过平台内场景的融合,促进智慧病房解决方案的复制推广,根据不同专科(如精神科、产科等)的特点,有选择地拓展应用,最终实现全面智慧化。
上海同济医院建筑结构
高效的管理决策
医院后勤工作繁琐复杂,对安全和清洁要求高。但多系统管理,协调困难,整体运营成本高。基于《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价标准》的运维指挥中心驾驶舱上海楼宇自控,可帮助工程管理/运营/医疗等不同用户进行辅助管理决策,满足不同角色的管理需求,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例如,物流人员可以创建实时工单,实现实时掌握物流数据、跟踪物流配送过程、优化物流配送和管理效率等。
其基础是全面的态势感知。依托KONG NZ零环境系统,美控完成了“楼宇设备设施系统”和“医疗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了病区多源数据的互联互通,集成了37个不同系统、5类公共协议、20多种私有协议、4700余台设备、54000余个传输信号点,实现了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最后,通过运维指挥中心,实现对院内设备、人员、事件的全面态势感知和跨系统可视化,实现对各个医疗空间的场景化管理,跨系统数据的洞察,实现应急预案的流程化执行,辅助运维。人事决策为医院智能感知平台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
在病房场景中,不同患者的需求不同,医护人员往往疲于奔命,为患者打针、陪诊、指导康复治疗等,超大工作量带来巨大压力。美控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院顶层设计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关注患者、医护人员、管理人员等主体的需求。基于场景化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和应用开发,通过护理站和智慧病房升级改造。从医疗场景出发,连接各种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简化护理流程,根据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病情,全面提高患者和员工的满意度。不断优化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医疗楼内教学机器人、送药机器人、医疗垃圾机器人的部署,充分利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护士提高工作效率。消毒机器人的使用,还可以定时、定量地对病房进行规范化消毒,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为医院的整体健康保驾护航。
加强安全管理
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对医院人流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医院希望通过科技赋能,实现疫情防控结合的高效切换和管理,通过消防安全与消防一体化,实现设施、设备、人员、态势的综合管理,保障设施运行。以及维护和人员安全管理。方案中,美控聚焦人员进出、电梯、车位等场景,通过楼层热图和各主要入口人流统计,实时检测分析人员状态。发生紧急情况时,
有效的情报协作
在与医院及十余家供应商的共创过程中,美控通过“促法”完成了一系列实用对标、概念设计、设计原型、平台实现、底层数据对接验证等工作。努力形成双屏联动(数字孪生、智能座舱)的最终呈现形式。这种咨询和实施过程,不仅有效地协调了建设、使用、管理和设计单位,实现了“以终为始”的设计目标,还节省了大量的设计时间,提高了需求匹配度,并完成了“工程与系统”的集成交付,实现了“日常运维”的运行迭代机制,
上海同济医院项目是美康医疗模块化智慧病房的重要试点项目,也是美康医疗在三甲医院领域的一次突破。美控希望将上海同济医院项目打造成现有三甲医院智慧升级改造的新模式,希望项目所采用的规划思路能够成为未来智慧医院的“美控”标准,让更多的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可以享受到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
后疫情时代对医疗行业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未来,美控智慧大厦将不断创新,实现更加模块化、菜单化的数字化智慧医院解决方案,为智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努力实现智慧建筑的全面推进发展,将继续探索智慧城市的无限可能。
点击视频查看《美控时间超人》故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智能建筑行业作为实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战略的重要载体,有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后疫情时代,智能建筑行业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如何以智慧建筑理念为先导,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优化建筑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高效为用户定制、舒适、便捷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将提升城市承载力,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5月20日,有财平台直播“后疫情时代,智慧建筑‘新常态’有财云论坛”。论坛特邀中国购房平台副总监唐曦、奥的斯电梯产品总监陈方东、奥的斯物联网高级经理黄文波、奥的斯高速电梯销售工程总监王志强、江森自控中国区董事胡志刚、罗格朗低压产品经理李超、清东纳边热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林海、上海奉贤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及空调分销业务战略。项目总经理施宏伟。八位嘉宾围绕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慧物流等进行汇聚。探讨了该领域解决方案的研发以及未来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本次论坛由新浪地产(微博)全国总编辑赵明宇主持。
会上,上海奉贤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石宏伟以“房地产开发中智慧建筑的采购与应用”为题发表了演讲。
史宏伟:非常感谢有财的邀请。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我们是如何看待智能楼宇这个概念的?事实上,概念至上楼宇自控系统推广问题解决,如何优化楼宇的结构、制度、服务和管理,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的难点和痛点。
开发人员更难将想法放在首位。但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打造更健康、更人性化、更宜人居住的居所?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很早就提出了智能建筑的概念,但是我们如何理解智能建筑的概念呢?其实建筑就是从传统建筑到智能建筑再到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强调人、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最终目标是建设一座可以感知、可以推理、可以判断的建筑,通过技术进行综合管理,让建筑成为一个有生命的生命体,促进它具有不断进化的能力。
我们该怎么做呢?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包括生物识别设备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将建筑作为一种现代技术,将各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收集施工设备、环境和使用者的信息。、监测管理与控制,促进建筑环境与人的需求有机结合,达到优化组合的目的,使建筑具有经济、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功能。
如何通过技术解决?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我们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楼宇的自动控制系统,小区的安防系统,防盗系统,车库管理系统,智能卡系统,包括水电煤系统,机房都需要进行优化和组合。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推广其实就是我们概念中对这些的简单统计,比如20个子系统的优化组合。
对于智能建筑,利用建筑的体系结构和系统进行管理和优化组合,使建筑或建筑群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乃至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能能力,形成交互环境基于人、建筑和环境。一个协调的整体是我们追求的智慧建筑理念,即为住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可持续的环保建筑。
但当前行业存在一个痛点问题。智能系统专业性强,往往需要专业人员调试和使用。有时系统会出现故障,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安全人员处理的。人员培训不足。敢用而不知用,所以未来的人事管理也是企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行业经验来看,其实是从综合布线到智能楼宇、智能楼宇的一个发展过程。人们的需求是不断增加和变化的。有时会出现系统跟不上需求变化的情况。如何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做得更好,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专业领域厂商的概念正在快速跟进。如何将专业领域的厂商或产品好的创意传递给开发者,发展企业,形成合力,在大家共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我们做得还不够,但这也体现了平台的重要性。通过平台资源整合,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从经济角度看,智能建筑在建设和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使用成本。但是,低使用成本往往需要相对较高的投入才能实现,因为技术的开发和研发,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成本。现在的开发者常说低成本,其实是错误的。如何改变这种观念,需要大家的沟通和交流,把一些先进的理念输入到开发企业中,让开发商觉得相对较高的建设成本是值得的,投资回报率高,性价比会高高的。这是作为平台和合作伙伴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当然,环境维度和绿色建筑节能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新鲜空气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去除PM2.5,而是什么样的新鲜空气和水生态系统才能让人们更加舒适,满足人们的需求。维度运用技术、传感器网络应用、控制技术应用也很重要。让技术具有渗透性,互联互通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方向。
从一个开发公司的角度来说,我最关心的是如何整合和优化组合,让它的功能能够满足要求,让它的性价比,包括它的可开发性,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让建筑和人们可以更加和谐和舒适。
我们呼吁开发企业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技术,多花时间去了解新技术。作为设备供应商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们也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或更广阔的视野来解决设备和功能的互利共赢。为经济、便利、金融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明白平台的力量和平台资源的重要性。只有平台才能结合我们的资源优势,让我们可以基于共同的需求来讨论和解决一些问题。. 如何推进智慧建筑的概念,如何渗透到每一个行业或相关行业,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痛点和难点。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