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智慧园区建设能否在疫情后迎来发展?

发表时间: 2022-10-25

“公园”不仅包括我们居住的住宅区,还包括我们工作的写字楼和工业园区。疫情期间,这些园区的管理人员承担了主要检查任务:出入境测温、实行封闭管理、人员出行历史信息登记……

但目前,大部分园区管理人员仍采用最“原始”的管理方式,如:制作纸质版通行证、使用纸质版表格登记信息、值班人员对园区进行体温测量等。人员进出一一,人工上门统计等。

依靠人工管理存在三大弊端:对管理者来说,效率低下;对居民来说,不够人性化;对于管理者和居民来说,也有进一步接触感染的可能。

毫无疑问办公楼有必要建ibms吗,突如其来的疫情能够让园区的管理者意识到园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性。但这是否意味着疫情过后,智慧园区建设将迎来大爆发?

智慧园区包括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澄清几个问题:什么是智慧园区?智慧园区包含哪些技术?

智慧园区可以理解为“智慧城市的迷你版”,即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让住宅区、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园区的管理更智能、更高效。

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的技术架构也大体相似,可以简单分为:感知层、数据与平台层、服务应用层。

感知层包括摄像头、门禁对讲、人脸识别闸机、报警器等;平台层是基于数据存储和分析的综合管理平台;服务应用层包括人车管理、物业管理、社区运营。

当然,在具体实践中,不同的场景在使用的设备和操作方式上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智慧园区的系统离不开这三层。

目前,智慧园区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设都没有具体明确的指标。但是,如果将智慧园区的智能化程度简单地分为:感知层智能化、平台层智能化和应用服务层智能化,由低到高。目前,大部分园区还处于从感知层智能向平台层智能过渡的阶段。

感知层的智能化建设是智慧园区建设的第一步。例如,门口安装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门禁设备,停车场安装了具有车牌识别功能的闸机。

然而,感知层的智能化只能解决“单点”问题。什么是“单点”问题?比如在进出停车场时,带有车牌​​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只能解决记录车牌号而不是人的“单点”工作;但车辆进出停车场也涉及到很多具体的业务操作,比如入户。与非居民收费不同,购买或租用车位的车主进出不需要付费……

为了解决这些更复杂的业务问题,需要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与具体业务的数据进行整合。这需要构建平台级智能。

平台的作用是整合分析园区运营所需的数据,使其成为园区高效运营的“马达”。平台可以整合的多维数据越多,园区运营和服务就越“智能”。

目前,大部分“智慧园区”只配备智能设备,可以将一些简单的服务自动化,如人员出入管理、车辆管理等。但整体来看,智能化水平仍然不高够了,否则,在这次疫情期间,不会有大量人工统计人员信息和制作纸质通行证。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园区智慧解决方案建设普遍不足,这意味着智慧园区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G端市场潜力更大

智慧园区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客户分散。

根据管理者的属性,智慧园区的客户可以分为G端和B端。G端建设的重点是管理的精细化,尤其是人员管理精细化的提升。B端建设的重点是优化用户体验,其最终目的是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这个角度来看,G端市场的潜力要大于B端。

首先,精细化管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时提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努力做到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从此次疫情的情况来看,对进出园区人员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的需求,都来自于政府部门、物业等园区的直接管理者,更多的是协同工作。

其次,一旦当地政府出台了智慧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辖区内所有园区都会响应并落实相应的政策。

例如,疫情期间,深圳等地明确要求居民区、城中村全面实行人员出入证管理。认证管理系统由腾讯云技术支持。所有居民都需要在扫描“健康码”后上报个人信息。之后,每个“健康检查点”的数据采集人员(网格人员、公司管理人员)只需扫码即可。可以报​​告信息。

数据管理员(如街道和居委会级别的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汇总信息和海量交通记录,并管理数据采集器和监控点。

B端客户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开发商和投资运营公司。这些实体建设智慧园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房地产粗放增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报道,2019年房地产开发商破产数量已逼近500家。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迫在眉睫,住宅和商业用地智能化建设是“出路”。出去”。

虽然B端客户也热衷于建设智慧园区,但B端客户涉及的行业很多,不同行业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B端市场的整体规模看似巨大,但这个“大”市场是由多个不同需求的“小”市场组成的。这是与G端市场“大面积扫荡”的最大区别。

“智能”是长期的工作

毫无疑问,此次疫情能够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精细化管理,政府主导、以人事管理为核心的智慧园区建设不会停止。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将工业园区、住宅区等园区的管理与整个城市的管理结合起来,也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智慧园区不会“爆发”,而是会不断推进。

从B端来看,疫情让管理者进一步认识到信息化、智能化在园区管理中的重要性。然而,极端情况过后,B端市场的客户对智能化的需求,主要是访客和车辆管理。除非有明确的政策,否则B端市场的客户短期内不会考虑进一步提高园区的智能化程度。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有一个“通病”:重建设、轻运营。

很多园区都安装了智能设备,搭建了相应的平台,但都没有被“使用”。比如,一些高档写字楼安装了人脸识别设备,但在疫情期间,仍然需要使用纸质版的通行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这是一个看似“智慧”,但在思维和管理方式上仍“传统”的典型例子。

总的来说,智慧园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疫情可以让管理者意识到建设智慧园区的重要性,但远非“爆发”。

在这个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市场中,对于厂商来说,机会在于平台层的建设。可见,无论是设备制造商、AI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向平台建设靠拢。

例如,捷顺科技过去专注于门禁、道闸等硬件设备的生产。不过,2018年底,捷顺科技推出天启智慧物联平台,打通“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可为园区智能化运营提供全生态服务。

力威智联等AI公司在平台层面也贡献了自己的优势:利用泛在数据连接技术、全面智能门禁、二维码等非接触式技术优势,采集社区人员动态信息;利用大数据对网格/社区流行趋势和群体健康趋势进行预测,辅助防疫人员决策。

但也要看到,科技建设和管理思维必须同时超前,让智慧园区的“智慧”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建设智慧园区”只会沦为一句口号。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1 Copyright 2021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