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渊仙域”到下海潜水,从仰望天空到俯瞰云端,从自动驾驶到车路协同……近年来,天津科技创新企业向“陆海空”方向迈进”同时,用科技延伸人们的生活五种感官的“边界”,描绘了晋城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突破9000家,全社会在天津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4%……“新动能” “科技创新所释放出来的,在引领天津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前景,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赋能。
探索深海填补技术空白
可以观察海洋和“检查”水下设施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和水下机器人,适合涉水娱乐和运动爱好者的智能动力浮板和水下助推器……蓝),一系列“黑科技”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深蓝水下机器人亮相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智能科技展。本报记者 李然 摄
深蓝成立于 2013 年,是全球首批为个人消费者提供水下智能设备的制造商之一。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公司逐步向深海“开疆拓土”,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
企业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此前,在国内市场,“深海”是一个几乎无人涉足的领域。从零开始,创新是深蓝进军海洋的重要推动力。
“有很多技术难关需要攻克,但我们是为了创新才跳水的。” 深知蓝董事长魏建仓表示,为打破国外在水下探测作业领域的技术垄断,深知蓝潜心研发,逐步推进水下装备核心技术国产化进程。
随着技术的积累和沉淀,涉水运动爱好者的不断增加,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消费端,空间广阔。“市场上的水下助推器主要用于潜水领域,设备又大又重,而且价格非常高,几乎是一般人买不起的。” 魏建仓表示,了解了市场情况后,下定决心要减轻产品的重量。,价格亲民,操控简单,开发简单,让更多人享受涉水的乐趣。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运营,公司推出的水下助推器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吸引了一批“铁粉”。公司通过工业级产品积累了大量技术,也通过消费级产品建立和完善了供应链体系。
“一方面,科技创新响应人们水下探索的新需求,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打造民族品牌,用‘硬实力’赢得尊重和海外客户的认可。”魏建仓说。
累计授权专利300多项,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5年产值增长近20倍。
近年来,有关部门从政策、人才奖励、项目支持等多维度给予帮助,还为企业“量身定做”制造基地和深海实验中心。“首选登陆这里,是因为专业的服务团队,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相关部门对产业转型的深刻理解。如今,深蓝的成长可以证明,天津既有深厚的发展土壤科技创新营造了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 魏建仓说道。
翱翔天际,为美好生活赋能
城市夜空中,1000架无人机变换阵型,汇聚成众多奥运健儿的光辉时刻,为人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光影秀”。
这些无人机的“起点”是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亿飞智控(天津(以下简称亿飞智控)。工业无人机,近年来,逸飞智控聚焦“深方向”,在无人机编队产品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
一飞智控(天津工作人员正在组装调试无人机。本报记者刘伟珍摄
“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 亿飞智控(天津)副总经理张云表示,为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无人机编队产品和使用场景存在的问题,公司研发团队不断更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去年11月发布了第三代无人机编队模型。
在这家年轻的公司里,“85后”和“90后”的研究人员占了绝大多数。年轻人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屡创佳绩”。
优化无人机编队智能控制系统是技术研究的难点之一。近两年,科研人员详细梳理了试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飞行安全作为突破的关键。
“我们在无人机管控上增加了很多安全政策,比如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会触发无人机自动返航、慢速降落等,防止无人机飞走或‘迷路’;此外,我们还在设备中增加了传感器,方便及时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成本,对于未来产品的大规模应用。” 张云说道。
为确保创新动力源源不断,公司已将约40%的利润再投资于科研团队建设和重大项目研发。疫情期间,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服务、问需求,帮助企业对接银企,缓解资金周转压力,让科研团队更加专注主业。
随着人们对无人机价值认识的逐渐深入,逸飞智控的应用受众越来越多。2021年,逸飞智控成功完成无人机表演近300场,起降无人机16万余架。
“今年上半年,我们生产了近万架无人机,收入同比增长20%。无人机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我们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更快。” 亿飞智控(天津)创始人齐军通表示。
“科技产品不再‘孤独’。” 齐俊彤感慨道,“几年前,观众看到无人机的表现后,会问‘这是什么机器’,而现在更多的是在问‘它还能做什么’。人们不仅对智能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乐于帮助我们对产品的开发提出新的思路飞企智慧园区,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智能科技的渴望和期待,以及对更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它也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陆上骑行,打造智慧场景
在天津(西青)国家车联网先行区封闭试验场的10公里环行中,自动驾驶汽车从容地转向和避开行人,仍然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交通场景。
“一帆风顺”的背后,是车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的相互赋能。
该车搭载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可实时快速识别周边环境。自动驾驶汽车开启“上帝视角”。
“试验区以车路协同物理环境建设为基础,打造虚拟、封闭、开放三级测试服务平台的测试场景,通过标准规范和功能验证支持产业技术发展,利用安全数据监管平台作为应用服务保障,实现区域示范引导和生态优化。” 张亚南部长说。
汽车制造常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皇冠上的明珠”。“汽车工业是集大成者为一体的产业之一,各个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都会在汽车上体现出来。汽车技术的迭代发展,不仅代表着并逐渐满足了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向往还引领国内钢铁、橡塑、化工、零部件等各行业和销售方式转型升级,赋能全价值链体系高质量发展。” 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说。
为助力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让汽车“更智能”一直是近年来行业研究和创新的重点。
在先行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中汽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集中攻关,开发了100多个车联网应用场景。. 此外,中汽中心还实现了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南站等区域智能网联班车的常态化运营,以及京东配送车在小区的常态化配送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25000公里。
“很多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现在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变成了现实。” 安铁城表示,每辆汽车不仅仅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更是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中大有很多东西可以提供。“试验区‘先行先试’,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建立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而且对推动车路协同城市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
截至2021年底,天津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00多家,独角兽企业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0家,市级青年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分别为4974家、378家和230家。目前,天津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6家,孵化企业430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06家,入驻企业和团队6200家,科技型企业“底盘”不断壮大。
“神采奕奕变君,天工天天求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科技创新的步伐永无止境。在晋城这片沃土上,每一颗新芽都会长成参天大树,涓涓细流必将汇聚成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力量。(天津市记者刘维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