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Maxim的工业物联网平台以“集成”赋能OT领域

发表时间: 2022-08-26

在企业的实际业务中,“被集成”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此前,一些ICT硬件公司就以此概念表达了与生态系统合作共赢的意愿。如今,“集成”的概念也进入了IT乃至OT领域,成为跨越新创产业护城河的金桥,在新创的土壤中再次生根发芽。在资本市场,新创产业连年红火,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水平。过去五年,新创基础设施产品如数据库、中间件等保持平稳增长。

与ICT硬件领域相比,时代更需要“集成”的概念。在推动新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被整合”已成为理性、正确的选择。

“被整合”的概念再次被强调

“集成”的概念较早出现在ICT领域。ICT硬件厂商用“集成”的概念表达了与以客户为导向、以生态为导向、主动赋能的企业合作意愿。随着物联网时代的临近,“集成”的概念不再局限于硬件生产。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类似ICT硬件的情况已经浮出水面:市面上的产品很多,但缺乏通用的底层设施,比如具备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中间件。

线上业务越来越多,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支撑系统的IT系统越来越复杂,技术迭代的强度越来越大。如果涉及工业和制造业,OT系统的建立就是对上述问题的扩展。在此背景下,“被集成”的概念在IT和OT领域逐渐兴起。

行业实践经验表明,依靠技术/产品提供商为应用场景提供一整套定制化解决方案,其实是在救火。在ICT硬件领域打个比方,你要一个零件,对方只能给你整机;如果您需要具有新功能的整机,则需要等待开发。这种集成模式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场景带来的市场需求。

IT/OT领域应用场景的复杂性,使得想要依靠自研技术体系的行业难以制造竞争壁垒,极大地阻碍了同类产品的良性竞争。此时,行业对“集成”的声音和技术的需求出现了。通俗的理解就是要提炼泛化,从而实现赋能产业而不垄断市场的格局。如华为、阿里云等,都是“一体化”理念的坚定拥护者。随着“集成”被领先厂商使用,这个概念也逐渐进入了物联网的历史阶段。

比如,当各种新势力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时,华为表示“不造整车”、“能力有限,坚持‘一体化’”;中兴还表示,2021年汽车电子只会“集成”;在数据库领域,阿里云表示“不做SaaS”;美心时代深耕数据库领域,为IT/OT领域量身定制“底层设施”——大河超融合数据库...

通过这些,不难总结出“一体化”模式的三个基本特征:

1、针对行业的共同需求,开发并实施兼容性强、适应性广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此类产品或解决方案是更好的解决方案,甚至是满足行业普遍需求的特殊解决方案;

2、“集成”有严格的技术界限,不容易超越,不依靠垂直整合形成垄断市场的技术产品或一站式服务。

3、“集成”面向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往往与合作伙伴形成“双向赋能”的合作模式,而非竞争关系。

从技术角度来看,被“集成”类似于开源——以技术为生产力的底层基础设施。但是,与开源不同的是,开源产品很难被视为商业产品,缺乏维护、优化和迭代;“一体化”模式有明确的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稳定的服务。

“被整合”背后:市场需要更多“合力”

“集成”的概念再次被强调,这与新创产业的进程息息相关。

自2016年新创概念诞生以来,资本和技术力量纷纷涌向这片蓝海。新创的比较终极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国产替代”,这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科技产品的一轮革命已经在中国展开。

新创该如何走这条路?涌入其中的创业者,大多选择对标市场上比较成熟的西方科技产品,力争与之竞争,逐步取而代之。这一整体战略对应于垂直整合的策略,通过系统化的产品链和服务构建竞争壁垒。

基于这样的背景,新创产业的起步阶段可谓是山头众多,很多新创创业者都将自己定位为“集成商”。分工分开的局面,极大地丰富了市场上的新创产品,但也让下游企业陷入了混乱。

以动态环境监测应用场景为例,不同设备应用的技术和标准往往相差很大。复杂的设备和多种类型的信号,无论是监控、预警、巡检还是设备资产记录,都是一场灾难。. 下游企业设备组成复杂,动环运维难以集成和自动化,不得不应用更复杂的运维解决方案。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新创领域。不同品牌之间的壁垒让下游企业难以整合,这也让相互竞争的新创产品难以落地。

新创前期的困境大概是这样的:新创产业上游相当热闹,下游新创产品应用端受限于无法制定有效的整合方案。

新创市场需要“合力”。“被融合”的声音逐渐响起,行业实践表明,赋能行业的核心在于服务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取代它们。正如不同的操作系统因通用的“中间件”而通用一样,行业也需要“集成”的底层技术设施,整合不同标准的技术产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升级。

也可以说,当“一体化”模式中出现行业龙头时,新创上游才能进入良性竞争,摆脱霸山为王的局面,真正让先进生产力辐射到下游应用端,从而引导整个新创产业迎来拐点。,进入爆发期。

“被整合”需广而精

美心时代从创立之初就掌握了未来网络世界的底层设施——数据。

在物联网时代,“数据”是一种比较基础的生产资料。国内数据库行业起步较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从1990年代8个西方数据库进入中国,到2018年,市场的相对份额被老牌国外厂商占据,如IBM、SAP等。这类已经形成事实上垄断的外资企业,缺乏迭代“新基建”场景的动力。

数据库的替换可能是物联网时代比较低级的新创替换。物联网时代,万物交互,产生的数据量巨大而复杂。西方数据库厂商占据相对市场份额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跟不上泛IT、物联网等新应用环境的扩展。

时代把弯道超车的机会给了数据库领域,美心时代抓住了这个关键节点。

美心时代按照“一体化”的定位进行自主研究,从工业物联网平台核心——大河超融合数据库入手。

“集成”首先体现在“泛”上,即兼容主流数据格式。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衍生出几种类型的数据库。大河IT/OT场景超融合数据库在设计之初就表现出很强的兼容性,支持表、键值、时序、内存四种主流格式。这也使得大河超融合数据库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IT和IOT场景,既具备关系数据库的事务处理能力,又克服了关系数据库效率低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Big River 超融合数据库支持时间序列数据类型,这赋予了它快速检索的能力,使其适用于IT/OT大数据量和基于检索结果的快速定位,实现快速报警和更准确的预警。这个属性对于行业升级到物联网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被整合”还体现在“精细”上。在面向物联网的生产场景中,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和效率是工业生产和设备维护的命脉。Big River超融合数据库采用B+树形结构,能够很好的展现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数据可视化和运维人员有效干预设备故障奠定基础;采用双缓存设计,数据先存储在内存中处理,大大提高了数据库的效率商业集成ibms,支持分布式部署。这是自动化、一体化运维的核心优势。

“通用”与“精细”的结合,使得以大河超融合数据库为核心的产品可以在IT/OT应用场景中广泛“集成”。而且,与市面上的集成数据库相比,大河超融合数据库体积更小,效率更高,同时兼具易用性和有效性。

基于大河超融合数据库,美心时代先后推出面向IT运维场景的“监控易”泛IT一体化运维平台,面向物联网场景的“米之心”工业物联网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特定场景的产品,美心时代也全面贯彻“被集成”的理念:旗下两大产品 Easy和,形成“一库一码二”的产品格局。场景”,基于,面向IT/OT,支持低代码开发。监控易在泛IT一体化监控运维方面取得成果。其“一体化”的产品和经营理念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在IT生态系统中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目前,管理的设备超过一百万台。是行业内技术领先的产品;美智信工业物联网平台以“集成”赋能OT领域,将过往经验积累成解决问题的利器,

这使得美信时代的产品具备了各种子场景的定制空间,低代码开发环境让客户可以在不付出太多开发成本的情况下,定制出符合自身条件的运维平台。

美心的“一体化”战略还体现在“双向赋能”上。美信时代与合作伙伴联合订货,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利用对方资源实施数据库、监控运维、工业物联网产品,拓展合作伙伴赋能领域,降低扩大客户资源的成本。,实现自身与合作伙伴的双向赋能。

依托“一体化”业务路线,美心时代已广泛服务于政府、金融、交通、医疗、电力、军工等各个领域,以及不同规模的数据中心机房。有效落地,再次验证了“综合”航线的科学性。

美心时代“一体化”商业模式的实践,意味着市场规模和潜力可期,销售额稳步增长。这也恰好满足了当前资本市场的主流思维:能够更好地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就这样,美心时代在2021年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先后完成了两轮Pre-A和A轮总计数千万元的战略融资。

“被整合”的核心要素无疑是专注于赋能,而不是扼杀生态的成长。纵观行业发展史,每当“一体化”玩家出现时,行业就会形成协同效应。合力创造拐点,加速行业​​“长线分工必合”的历史进程,进入更加面向应用的升级。

(晋升)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话:0791-87879191 邮箱:sales@ctrlworks.cn
琼ICP备2021009423号-1 Copyright 2021 康沃思物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