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湖大桥于2004年1月通车;
2007年10月10日,独墅湖隧道建成通车;
2012年4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
2015年5月31日,苏州中心基本通车;
2017年8月20日,园区内兴岗街隧道正式通车; 2019年2月13日,金鸡湖隧道正式开工建设;预计行塘街北延线将于2019年6月正式通车;年末春神湖路快速改造工程竣工通车;
计划2023年12月,苏州轨道交通S1线试运营,建成后与上海无缝对接;
……
作为城市的骨架,交通一直是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苏州工业园区建设25年来,一批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开工、竣工。现代立体交通正在成为新时代园区发展的新名片。
谁能想到,20多年前,这里只有稻田和泥泞的道路,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四通八达的立体路网。大城时代的梦想。
轨道交通+时代,公交为先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已经运营七年,园区进入轨道交通时代已经七年了。今天1号线、2号线通车,3号线年内即将通车,6号线在规划建设中,7号线、8号线即将开工……想想就有点激动关于它。 !
“丰富的公共交通选择可以缓解市民的燃眉之急。”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规划科技处副处长彭文军说。园区结合轨道交通建设,提前规划了轨道交通车站公共地下空间和轨道交通设施规划。
公共地下空间可以更好的整合商业、办公和轨道交通,比如星海广场轨道交通站,可以地下到环球188、华夏银行、苏州信托;时代广场轨道交通站直通和谐时代广场和九光;东方直门火车站可以到苏州中心地下。
居民可以通过公交车、公共自行车、非机动车等方式换乘。丰富的换乘方式,优化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
为了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国内很多城市都在探索和开展有益实践。园区结合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打造“P+R”停车场苏州智慧园区,使绿色环保换乘停车模式成为新趋势。早上,我开车进入停车场,转乘轨道交通。下班后坐轨道交通到停车场,开车回家。
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同步实施建设管理,疏堵结合。 2016年以来,摩天轮、兴华街P+R、阳城半岛、苏虹北路等7个临时停车场相继建成。公共停车位近3500个; P+R停车场已完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6个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1916个。
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
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信息化的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波机遇。据了解,园区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数字化进程,将交通流量、自然生态、病历等数据采集到数据库中,为各方提供参考服务。
2013年,园区入选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标志着园区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作为全国193个智慧城市试点之一,园区智慧交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彭文军表示,目前,与居民日常出行相关的《苏州工业园区智慧交通规划(2015-2030年)》已经编制完成,园区智慧城市步伐迈出了一大步。向前一步。在原有智慧交通建设的基础上,将智慧交通融合、融合、融合,打造综合交通决策平台,充分发挥交通综合效益。
他告诉记者:“这是国内首次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智能化顶层规划设计。系统提供的服务框架对应园区公共交通、管控、停车、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需求,未来居民可以在该系统中获得最优的交通解决方案。”
目前,园区智慧城市发展蓝图已初具规模。未来,随着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慧交通无疑会让居民出行和城市生活更加便捷。
大城市时代,未来一片光明
经过25年的努力,如今的园区蓬勃发展,实力不容小觑。去年初,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发展资源整合,明确产业定位,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新模式,园区构建发展新格局高端制造与国际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金鸡湖商圈四大功能板块为城市发展提供进一步动力。
“交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德国人文地理学家 F. 曾经说过。公园内城市交通的变化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期待。
轨道交通的开通将园区、市区、吴中和高新区连在一起,中东线的开通无疑将进一步完善园区的交通网络。位于园区内的高铁站和穿境而过的高速公路,加速了园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畅行的交通大蓝图已经绘制完成。未来园区东、西、北、南将更加顺畅、快捷。
大城市的时代始于交通,但并没有止步于交通。两侧匀称的道路绿化、路面施工和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品质。同时,作为城市的动脉,交通连接着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从而支撑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交通路网是大城市时代的一张“网”。未来,这个网络会越来越密集。我们知道,公园的大城市梦想已经实现。
张晓梅/陈玉和撰/摄
《苏州日报》2019年6月14日B02版